胃镜检查会痛吗?一篇了解照胃镜注意事项与可能后遗症
胃镜检查会痛吗?一篇了解照胃镜注意事项与可能后遗症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部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很多人对这项检查心存恐惧。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胃镜检查的目的、过程、注意事项以及可能的后遗症,帮助您消除恐惧,做好充分准备。
你有做过胃镜检查吗?是否担心照胃镜会产生疼痛呢?毕竟胃镜检查是将内视镜软管从口腔直达胃部进行观测的侵入性检查技术,难免让人心生恐惧。然而,胃镜检查却是对于上消化道异常、胃出血、胃癌等症狀诊断十分有效的方式。如果被医师告知需做胃镜检查也不用过于惊慌或抗拒,我们来与各位聊聊照胃镜的注意事項、是否有后遗症与各种问题解答,不论是在检查前、中、后都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其实胃镜检查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可怕。
为什么要做胃镜检查?
胃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具备储存与消化食物的功能,一有状况便会直接影响营养吸收,进而衍伸出其他病症。而胃镜检查是利用内视镜软管深入口腔,经过食道与胃部,最后到达十二指肠,目的在於针对上消化道进行症状诊断、治疗处理以及观察追蹤:
症状诊断
透过胃镜对于患部直接观察,进一步了解胃部异常发生的原因,如溃疡、恶心反胃、呕吐、腹痛等病症,以及发现胃部早期癌变现象,协助后续治疗。治疗处理
胃镜检查过程中,可针对部分症状进行治疗处理,如胃息肉切除、胃出血、食道出血、取出异物或是组织切片採样等。观察与追踪
对于有上消化道疾病病史,或是前次照胃镜时发现异常的民众,需定期胃镜检查持续追蹤与观察。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改变,工作与家庭压力日漸升高,长期感到情绪焦虑、紧张与饮食不健康的影響,罹患胃部疾病或胃癌的人數逐年增多,而藉由胃镜检查,不仅能够早日发现疾病症状,更是守護上消化道健康的重要检查之一。
而若有以下症状或情况,则强烈建议尽快安排胃镜检查:
- 消化道症状:持续胃痛、胃胀、恶心、呕吐或吞咽困难。
- 上消化道异常出血:不明原因的吐血或黑便。
- 长期胃部不适:慢性胃炎、胃溃疡史或怀疑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 筛检需求:如有胃癌家族史或高风险族群需要定期筛检。
照胃镜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使胃镜检查能够顺利进行,在照胃镜前需要做好下述的准备工作,确保观测结果清楚且准确,才不会白白浪费时间与金钱,平白增加身体负担喔。
胃镜检查前需至少先禁食8小时,并禁止饮水2-4小时
➔ 以确保胃部淨空,方便观察内壁组织。如果是安排上午检查,前一天晚餐饮食需少量并且清淡为主,过午夜12点后就不宜再进食;若是下午进行胃镜检查,当日早餐后就需禁食。照胃镜前需诚实地告知自身的健康状况
➔ 包含慢性病、心血管疾病、服用药物状况(如抗凝血剂)、药物过敏、是否怀孕或是先天疾病等情形,让医师团队事先评估调整胃镜检查方式,降低发生产意外的风险。详细理解胃镜检查流程并遵照医师嘱咐
➔ 照胃镜前请先了解检查的过程,包含可能会有的不适情况以及前置处理,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免过于紧张而影响检查进行,有任何不明白的问题也请先行询问医师,多一分了解都有助于稳定检查时的心理反应。
照胃镜会痛吗?胃镜检查过程说明
许多人担心照胃镜会产生强烈疼痛感,检查前便先有了抗拒心态,往往因为过于紧张而放大不舒服的感觉,为了降低检查时的焦虑,事先了解胃镜检查过程便显得更加重要。
一般而言,胃镜检查分為几个阶段,分別为:
前置作业
给予口服消胀气用药、注射肠胃解痉剂,减少胃部的气泡与降低肠胃蠕动,以利观察。并喷洒麻醉剂局部麻醉喉头部位,减缓胃镜伸入时的疼痛感。检查与诊断
前置作业完成後,便开始进入检查流程,胃镜检查与诊断的流程大约有以下幾個步骤:
检查准备阶段(平均约5分钟)
胃镜检查前,如果是有配戴眼镜或是活动式假牙等,都需要先取下,以免干扰检查进行。等待前置作业给药开始发挥药效。胃镜检查姿势(由醫護人員協助,約2-3分鐘)
接著會請受檢者以左側臥躺姿躺在檢查床上,並給予口咬器。受檢者需咬住口咬器,一來是幫助受檢者張開口部,另一面是避免檢查過程中因緊張或無意識咬合而傷害到器材或自身。放入胃镜内视镜(约1-2分钟)
医师会将胃镜从口咬器放入,逐步通过咽喉并进入食道及胃部。通常在咽喉深入食道时会有想呕吐的感觉,但过了此处之后便会缓解。如果受检者仍感到相当不舒服,医师可能会考虑增加喉头麻醉的剂量。进行胃镜检查(花費时间視情況而定,平均为5-15分钟)
检查过程中会向食道与胃部充气,将空间撑开以利观察,可能会有胀气或想打嗝的感觉。此时,可透过鼻子深呼吸并让口水自然流出,除了缓和情绪外也避免吞咽口水导致呛咳。
若发现异常病灶,如息肉、溃疡出血、异物等,医师可能需即时进行处理(如切除息肉、止血、夹除异物等),过程可能会再延长约5-15分钟不等。
- 胃镜检查结束(约1-2分钟)
检查完成後,医师会将胃镜緩慢取出,也會將胃部多余氣體吸出,盡量降低受檢者的不適感。
- 检查后复原
检查完成後会請受檢者先待在診療所休息,如果沒有明显不适感,如腹痛、反胃、头晕等,即可返家休养。
如果从医师操作胃镜从口腔伸入算起到检查结束,期间平均约只需要5-10分钟左右,若需要进行治疗,整体时间可能会再延长,如果包含检查前准备以及检查后复原,一般约需要30分钟。
但若是想要较舒适地完成检查,经医师评估后也可选择无痛胃镜的方式进行,无痛胃镜会在受检者左侧躺时注射麻醉药物,等麻醉发挥效果后便会开始放入胃镜,而根据麻醉恢复的时间不同,整个流程会比一般传统胃镜检查再多出25-40分钟。
降低胃镜疼痛感的新选择:无痛胃镜与经鼻胃镜
即便了解照胃镜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項,但對於许多人来说,面对胃镜检查可能带来的不适,仍会感到不安与恐惧,特别是对疼痛较敏感或容易焦虑的人。为了降低传统经口胃镜,可能会引起受检者的反胃、恶心、疼痛等等的不适,目前也发展了两种较为舒适的胃镜选择,分別为「无痛胃镜」与「经鼻胃镜」。
无痛胃镜
「无痛胃镜」顾名思义,是在让受检者处于无痛的状态下完成胃镜检查,方法是使用短效的麻醉药物,使受检者进睡眠状态,从而降低照胃镜时的不安焦虑,也减少照胃镜所产生的不适感。无痛胃镜操作流程:在无痛胃镜检查中,会先由专业麻醉师为受检者注射短效的麻醉药物,使其快速进入中度睡眠状态,再由医师将胃镜伸入,操作过程大多与一般胃镜相同。
适用人群:无痛胃镜适合对疼痛特别敏感、心理压力较大或有呕吐反应剧烈的人们,无痛胃镜将能够大大提升检查感受。
无痛胃镜优点:无痛胃镜能减少检查时的不适,受检者在检查结束后通常也不会感到疼痛,也能让医生更专注於胃镜检查,避免因受检者的疼痛感、焦虑等,导致照胃镜过程受到阻碍。大幅提升胃镜成功率。
注意事項:因为无痛胃镜会使用麻醉药物,检查前医师会评估受检者状况,且检查后需有亲友陪同,如有任何不适情况方便立即反应,也不建议在检查后马上开车、进行重要决策,或任何需高度专注的活动。
经鼻胃镜
「经鼻胃镜」是另一种减少不适的胃镜检查方法,其所使用的内视镜管径较小,且经由鼻腔将胃镜放入,而不是如传统胃镜检查一般经口进入。如此一来,不仅可避免因胃镜碰触舌根后方而造成的呕吐反射,也能降低检查时的不适感。经鼻胃镜操作流程:在经鼻胃镜检查中,医生会将受检者的鼻腔进行局部麻醉,以减少进入时的不适感。胃镜经鼻腔进入后,经过喉咙直达胃部,避免传统经口胃镜引发的反胃或恶心感。
适用人群:适合恐惧传统胃镜所带来的疼痛与不适,或有强烈呕吐反射的人。也适用於少部分因咽喉或上消化道狭窄,使得经口胃镜检查较困难的民众。
经鼻胃镜优点:除了鼻腔的敏感度通常较低,检查时的异物感与不适感明显较低外,经鼻胃镜不需要全身麻醉,因此检查后可以迅速恢复正常生活。此外,若想要同时检查胃部与鼻咽状况的人也可选择经鼻胃镜进行检查。
注意事項:虽然经鼻胃镜异物感与传统胃镜相比较低,但对痛觉非常敏感的人仍是会感到不适,且可能会有因胃镜管径较细,导致操作不易、解析度较低等状况,因此选用前需先与医生充分讨论。
照胃镜会有后遗症?胃镜检查后注意事項
照完胃镜后要注意什麼?会有什麼后遗症吗?一般胃镜检查完成后的1个小时内切勿进食,过后可先小口饮用开水,确认麻醉是否已经消退,主要是避免在喉嚨处於麻醉情況下吞嚥而嗆傷,增加吸入性肺炎的可能性。
若检查中有进行息肉切除等治疗行为,建议可进食时间拉长至2个小时后,并在3天内的饮食尽量清淡为主,避開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炸等,以及暫时不要攝取促進腸胃蠕動的高纖食物,一週内也避免進行剧烈运动,尤其是以腹部發力的動作,若後續沒有任何不適,或醫師沒有特別囑咐,基本上在3天後便可恢復正常飲食。
在正常情况下,胃镜检查不会引发后遗症,但因为胃镜属于侵入性检查,过程中多少会摩擦到消化道的表面黏膜,而检查完后最常見的症狀為:
- 感到喉嚨痛或是異物感:通常會在2-3天後逐漸緩解復原。
- 輕微出血:特別是進行組織切片或息肉切除時,通常不會造成嚴重問題,但若出現大量或持續性出血,應立即聯絡醫師。
以上症狀通常會逐漸緩解,但若超過3天仍有持續有腹痛、發燒、血便等異常狀況,還請立即返回醫院就診喔。為了避免意料之外的反應,在進行檢查前建議主動告知醫師自身完整病史,特別是有無凝血功能障礙或特殊用藥情況。
胃部保养有诀窍:简单4步驟打造健康生活
為了不让胃部健康亮起红灯,我们可以从日常习惯入手,只要简单4步驟,就能大幅减少肠胃不适的机会,避免因小问题演变成大困扰,一起守护胃部健康吧!
饮食调整
少量多餐,可减少胃部负担,也要避免暴饮暴食,以免消化不良。并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也须留意酒精与咖啡因的摄取量。良好生活习惯
避免吸烟与酗酒,此类成分都可能使罹患胃部疾病的風險提高。此外,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减少压力与熬夜,維持胃腸道健康。适度运动
每週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身体代谢,促进机能活化。定期健康检查
针对有胃部疾病病史或高风险族群,需定期安排胃镜检查,将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