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债券市场调整分析与投资者策略指南
近期债券市场调整分析与投资者策略指南
近期债券市场出现明显调整,利率债与信用债表现分化。本文从市场表现、调整原因、后续展望及投资策略等多个维度,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分析和建议。
近期债市表现
近期各债券品种表现有所分化,利率整体表现优于信用。信用品种中,存单表现相对平稳,而信用债尤其二永债表现则相对较弱。2024年8月19日至8月26日期间,10Y国债下行约2bps至2.16%,1年期AAA同业存单收益率上行约3bps至1.97%,而同期,1Y、3Y AA+中短票分别调整8.0、9.4bps至2.13%、2.24%,2年期商业银行二永债分别上行8-10bps,各品种及期限信用债均出现一定幅度调整。(数据来源:Wind)
债市调整原因分析
1、利率债
近期利率债波动是基于前期央行监管的指导下,使得本身活跃的成交量得到缓和,在交易不充分的情况下,市场处于窄幅震荡的行情。
2、信用债
信用债在近期央行资金面有所收敛的情况下,导致市场资金情绪更为谨慎;在债市震荡期间,机构为提升债券投资组合流动性,将部分信用债仓位切换到流 动性更高的利率债,从而导致信用债利率上行,出现一定幅度调整。
数据来源:Wind
债市后续怎么看?
1、短期看,央行调控的资金面、基金理财的赎回稳定性是本次行情调整的突破点。
(1)跨月后资金面有望重回宽松,央行监管的底层逻辑是防范金融风险、 维持汇率稳定、稳增长等,在经济基本面弱复苏环境下,央行或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
(2)机构赎回预计持续性不高,因为供需相对失衡的“资产荒”逻辑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2、中长期看,经济基本面偏弱态势下,债市投资环境未出现逆转。
在新旧动能转换阶段,社会总需求仍然偏弱,经济基本面依然处于弱复苏阶段,近期债市的调整尚不能认为是牛市的拐点。在整体风险偏好较低的环境下, 债市本轮调整更多还是监管指导下引发的交易面波动,非趋势性扭转,能打破供需关系的核心变量仍尚未出现。
对投资者有什么建议?
1、接受债市调整和波动的事实,降低收益预期、拉长投资期限债券为天然生息资产,短期波动不改长期向上趋势。
短期来看,也许债券基金会受到利率上行的影响而阶段性回调,但中长期来看,这部分回调会逐渐被票息收益所修复。在经济弱复苏及资产荒的背景下,债市中长期投资逻辑不变。建议客观对待债券市场,同时参照债券指数历史平均收益对下半年债市作出合理收益预期,参照历史债券指数最大回撤以拉长投资期限修复债市带来的波动。
2、对于有浮盈的投资者,如果风险偏好较低,承受不了波动风险,可以短期兑现浮盈或者转到波动较低的产品。
从过往历史数据来看,债市短期出现波动是常态,长期向上趋势不会改变。 如果有浮盈且风险偏好较低,承受不了波动风险,可以短期兑现浮盈,或者 转到波动相对较低的货币基金、存单基金等,从货基、存单基金指数的过往表现 来看,相对短债、长债基金指数,其回撤或波动更低。
3、对于能接受债市波动,资金 3 个月以上不急用的投资者,可以继续持有甚至逢低加仓。
目前市场对长久期信用仍然观望情绪为主,但短端信用债资产荒仍然难以缓解,票息资产确定性较高,建议关注调整后的配置机会。在债市震荡的背景下, 建议投资时优先选择短债基金以及之前交易能力得到过印证的基金。
4、短债基金更具配置性价比。
相对长端债券来说,本次短端债券波动幅度较小,并且从历史情况来看,短债修复速度显著优于中长债,因此,在波动环境下,短债基金配置性价比更为凸显。
数据来源:Wind,统计范围:2014/1/1-2024/8/26
5、对于风险偏好适配的投资者,可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
随着央行对债市的关注增强,以及后续政府债券供给的逐步上量,债市收益率的波动性可能有所加大,对交易端的波段操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收益预期相较 上半年也需降低。对于有中低风险资产配置需求的客户,一方面需要降低预期拉 长持有期限,一方面在风险适配的情况下多元化配置,适度关注美联储降息预期 的美债机会或高股息红利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