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崇祯励精图治17年,明朝为何还是走向了灭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崇祯励精图治17年,明朝为何还是走向了灭亡?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1931269_121695047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尽管历经200多年,最终还是走向了灭亡。特别是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在位期间虽然勤政廉洁,却未能挽救明朝的衰落。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包括皇帝怠政、土地兼并、宗室膨胀以及天灾人祸等因素。

明朝国祚长达276年,其中嘉靖和万历两个皇帝在位近百年。然而,这两位皇帝以及后来的天启皇帝长期怠政,只有隆庆皇帝在位期间和张居正掌权时期有过短暂的振兴。但隆庆皇帝寿命短暂,张居正去世后改革也被逐渐废弛,明朝再次走上下坡路。

自明朝建立以来,可交赋税的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大量土地被权贵阶层侵占,而官员贵族无需交税,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减少。明末战事频繁,只能加征赋税,这些赋税全部转嫁到百姓身上,而富庶的官僚贵族却无需承担任何费用,最终逼得百姓走投无路,走上造反的道路。

出身贫寒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确保子孙后代不再经历自己当年的疾苦,颁布了中国历史上最为优厚的宗室待遇。即使地位最低的奉国中尉也能享受食禄二百石,而最高级的藩王待遇更是优厚。

洪武年间,明朝宗室不过百人,国家尚能负担。但到了万历年间,宗室人数剧增,仅藩王就有几十位,郡王更是多达924位。这些宗室占据大量土地资源,不仅减少了国家税收,供养他们的财政负担也日益沉重。

明朝后期正处于小冰河期,北方酷寒导致降水量南移,全国各地连年灾害不断。天启七年,辽东遭遇天灾,袁崇焕与皇太极都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崇祯执政后期,西北连年旱灾,尤其是陕西地区,人们几乎无法生存。王二、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将领多为陕北人,最终成为明朝的掘墓人。

综上所述,明朝的灭亡并非一时一事所致,而是各种矛盾积累的结果。再加上崇祯皇帝刚愎自用、用人疑心重,最终导致内忧外患,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