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部位】精细化分割图表详解
【牛肉部位】精细化分割图表详解
牛可分为20块左右主要分割部位,不同部位细化后60多个,美食家角度,精细划分出来有价值的肉品更多。
1. 面颊肉
牛下颚两侧肉进食咀嚼,经常运动,肌肉结构比较复杂,肉质较硬,有些筋膜穿插其中,但同时风味浓郁。适合慢炖,让丰富的胶原蛋白得以释放,肉质会更软嫩,但里面的筋膜又不失弹牙的口感。
2. 肩肉
肩肉是牛经常运动的地方,筋膜交错,肌肉组成复杂,包括上脑、上脑边等部位,肌肉较为结实。
上脑
上脑边
可做牛排、低温慢炖、慢烤、慢煮,也是日韩烧烤的主打部位。
上脑边做的牛排
3. 肩胛肉
肩胛肉位于牛的上臂处,同样由于经常运动,口感相当丰富,包括板腱、保乐肩、嫩肩肉等
板腱
板腱无论是切成牛排或切成肉片烧烤,又或切块炖煮都不错
保乐肩
作为一般的烧肉片或切成大片做涮煮,不论口感还是风味都上乘
嫩肩肉
嫩肩肉切片或切丝高温快速烹饪
保乐肩做寿喜烧
4. 眼肉
眼肉位于牛背部的前端,夹在脊骨和肋骨之间,前接牛上脑,后接牛外脊。
作为牛身上最丰富的的肉块,最经典的吃法是带骨或者去骨的肉眼牛排。如切薄片,不论是大片用于寿喜烧、涮涮锅,还是手工分切为烧肉小片。
肉眼牛排沙拉
5. 外脊
牛外脊国内被称为西冷,是牛背部中后端一块肌肉的名字,它来自牛的腰脊,与肉眼位于同一肌肉群。
牛外脊相对来讲较瘦,肉质扎实,其嚼劲和风味为备受赞誉,烧、烤、炒、煎都没问题。最流行、味道最赞、被追捧的是做成牛排。
安格斯西冷牛排
6. 肋排
肋排位于牛背部的两端,较容易沉积大理石花纹,挨着骨头的头风味也较浓郁,肉质扎实。
韩式烤牛肉拥趸最多当属牛仔骨
牛小排
牛小排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超出本身等级的大理石花纹,如是谷饲厚切牛小排,建议7分熟及以上,这个熟度可让细筋软化,嫩化综合口感,而融化的脂肪可渗进肌肉之中,补充汁水。
7. 里脊
一条长、窄、瘦的肌肉位于腰间,外层有脂肪、筋膜和结缔组织,牛身上最嫩的肉,质地细腻。
可切菲力牛排,也是T骨牛排的组成部分,也可制作生肉片,或切成片或肉丝,滑炒、滑熘、软炸。
8. 厚裙肉
厚裙肉,又叫封门柳、牛肝连。牛内脏前面的一块肉,与第12、13根肋骨之间的腰椎相连、悬挂。
9 、裙肉
牛裙肉、裙子牛排、薄裙、厚裙、内裙、外裙…这么多“裙”,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就只有三块肉而已。除上面说的厚裙肉(封门柳/牛肝连),其他分别是內裙肉、外裙肉(薄裙肉),其中内外裙比较容易混淆。
内裙肉
外裙肉
这三块裙肉都拥有丰富的牛肉风味,比大部分肉块要浓郁很多;相比之下,厚裙肉的风味比内外裙更强。高温快速烹饪,如烧烤。为能有更好的口感,肌肉会被切成厚片,配合口味较浓郁的酱汁食用。
10、前胸肉
前胸运动量较大,版型不规则,作为胸部肌肉,纤维较粗,带有结缔组织。
由于肌肉扎实、带有油脂,可用作低温炖煮、低温慢烤,或切薄片做涮肉。
11、胸腹
北美的分割方式中,把牛的整个胸部和腹部部位分为:前胸,胸腹和胁腹。在这说的是胸腹,也就是后胸,位于牛的肋骨侧边的正下方,处于整个胸腹部位的中间。
经常被用作原切肥牛,做酸汤肥牛、番茄肥牛、葱爆肥牛、肥牛金针菇、日式寿喜烧、牛丼饭…低温慢烤牛后胸也不错。
12、胁腹
从牛腹部取出的一块肌肉,形状扁平,从这个地方切下来的肉精瘦,几乎没有结缔组织和脂肪。
适合高温烹饪。可直接烧烤切,也可切片做牛排沙拉。
13 、臀腰肉
顾名思义,是牛臀和牛腰之间的一个分块部位。它夹在西冷和牛臀肉之间,连接牛外脊和后腿。
臀腰肉还可切出更多的牛排品类,比如臀腰肉盖,上臀腰肉排
14 、臀肉
说起针趴或者砧趴,其实就是牛臀肉,又叫内侧后腿肉/上后腿肉,臀腿部位的肌肉块大,频于运动,生产的牛肉肉质纤维明显,瘦且不嫩,价格在便宜的一列。
一般做加工产品或炖煮较多,在口味难调时,也可大胆尝试牛臀肉切出的牛排,也可被切成薄片做火锅、寿喜烧、涮涮锅等涮煮的料理,斩断粗制的牛肉纤维,如是和牛,还配以肌肉间的大理石花纹,浓郁的味道会更加厚实
15 、粗修米龙
牛后腿外后侧肉块,瘦肉为主,肌肉纤维粗,在国内庞杂的牛肉语境中,大米龙=大黄瓜条,小米龙=小黄瓜条,统统来自牛后腿外侧,一个叫做米龙的地方,又叫烩扒。
大米龙
小米龙
等级较高的大米龙,如和牛大米龙,通过直接切片可做出大片的薄肉片。火锅,涮涮锅,寿喜烧等,而筋肉较多的部位可切方块做炖煮熬汤;和牛小米龙,没什么脂肪,肌肉纹理粗,切成薄片,用作牛肉刺身也不错。
16 、膝圆
“三趴一霖”中的一霖就是膝圆,又叫牛霖,它又叫和尚头、圆霖、股肉等
膝圆适合低温慢炖,也可逆纹切成薄片高温快炒。和牛的膝圆心常切片做烤肉
17 、牛腱
牛腱子肉,包括牛前腱和牛后腱,分别取自牛前后腿上。
1烧牛腱、卤牛腱、凉拌牛腱、炖牛腱等
18 、牛尾
牛尾巴味道浓郁,由脂肪包裹,一端粗,带得肉多一点,一端稍细,带肉少。
慢炖后会产生口感醇厚、柔嫩的肉质,清炖、红烧、煲高汤、红烩,牛尾也很适合做牛肉高汤
全球不同产区的分割标准不尽相同,命名些许区别,但只要认识这些肉块,在选择时就不会出错。了解这些部位的属性,才能挑对部位,料理出心仪的美味。
不管是什么部位,在烹饪都没固定的规则,只不过需在嫩度、汁水和风味上做一些取舍。
高等级的牛肉采用较简单、可体现其本味的烹饪手法;筋膜较多的肉块更适合低温慢煮或慢烤;如是瘦肉又或肌肉纤维较粗可逆纹切丝、片爆炒。不过都有例外,如筋膜较多的上脑也可做牛排,高等级和牛也会被作为汉堡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