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张怀瓘《六体书论》:唐代书法理论的巅峰之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张怀瓘《六体书论》:唐代书法理论的巅峰之作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28/07/10886293_1137820889.shtml

《六体书论》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张怀瓘的重要著作,详细论述了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等六种书体的特点、创始者和代表书家。张怀瓘在书中不仅探讨了各种书体的源流和体势特点,还对执笔之法进行了精辟的分析。

张怀瓘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出生于海陵(今江苏泰州)。他曾任鄂州司马,官至翰林院供奉。张怀瓘擅长多种书体,包括真书、行书、小篆、八分等,自称在真、行书方面可与虞世南、褚遂良媲美,草书则希望能在数百年间独步。尽管他没有留下手迹,但他的书法论著极为丰富,主要作品有《书断》、《书议》、《书估》、《文字论》、《评书药石论》等,因此以书论专家闻名于世。

《六体书论》是张怀瓘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详细论述了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等六种书体的特点、创始者和代表书家。张怀瓘在书中不仅探讨了各种书体的源流和体势特点,还对执笔之法进行了精辟的分析。他认为,执笔的深度和力度直接影响到书写的效果,如果执笔浅而坚定,能够写出劲利的笔画;反之,如果执笔深而拘束,则笔势会显得不足。

《六体书论》对后世书法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书中提出的书法分类和评价标准,如“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以及将书法作品分为神、妙、能三品,以神品为最上,这些观点对书法创作、鉴赏和收藏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怀瓘在《六体书论》中详细论述了六种书体的特点和源流:

  1. 大篆:史籀所创,广于古文,法于鸟迹,若鸾凤奋翼、虬龙掉尾,或花萼相承,或柯叶敷畅,劲直如矢,宛曲若弓,銛利精微,同乎神化。史籀是其祖,李斯、蔡邕为其嗣。

  2. 小篆:李斯所创,或镂纤屈盘,或悬针状貌。鳞羽参差而互进,珪壁错落以争明。其势飞腾,其形端俨。李斯是祖,曹喜、蔡邕为嗣。

  3. 八分:王次仲所创,点画发动,体骨雄异,作威投戟,腾气扬波,贵逸尚奇,探灵索妙。蔡邕为祖,张昶、皇象为子,钟繇、索靖为孙。

  4. 隶书:程邈所创,字皆真正,曰真书,大率真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其于举趣盖有殊焉。钟繇法于大篆,措思神妙,得其古风。王羲之比钟繇,锋芒峻势多所不及。子增损则骨肉相称,润色则婉态妍华,是乃过也。王献之远减于父,锋芒往往直笔而已,锋芒者若犀象之有牙角,婉态者若蛟龙之姿盘游。夫物负阴而抱阳,书亦外柔而内刚,缓则乍纤,急则若灭,修短相异,岩谷相倾,险不至崩,跌不至失,此其大略也。元常为兄,逸少为弟,子敬为息。

  5. 行书:刘得升所创,不真不草,是曰行书。晨鸡踉跄而将飞,暮鸦联翩而欲下。贵其家承蹑不绝,气候通流。逸少则动合规仪,调谐金石,天姿神纵,无以寄辞。子敬不能纯一,或行草杂糅,便者则为神会之间,其锋不可当也,宏逸遒健,过于家尊。子敬为孟,逸少为仲,元常为季。

  6. 草书:张芝所创,草乃文字之末,而伯英创意,庶乎文字之先。其功邻乎篆籀,探于万象,取其元精,至于形似,最为近也。字势生动,宛若天然,实得造化之姿,神变无极。然草法贵在简易,而此公伤子太简也。逸少虽损益合宜,其子风骨精熟,去之尚远。伯英是其祖,逸少、子敬为嗣。

张怀瓘还强调了学习书法的方法和态度。他认为,学习书法必须有正确的方法,而成就则在于个人的领悟。他指出,执笔的方法对书法效果有重要影响,浅而坚的执笔方式能够写出劲利的笔画,而深而拘束的执笔方式则会使笔势显得不足。他还强调了学习书法需要遵循正确的顺序和方法,不能急于求成。

张怀瓘的《六体书论》不仅是对书法艺术的深入研究,也是对书法实践和理论的宝贵指导。尽管张怀瓘本人的手迹未能流传下来,但他的理论著作依然为后人所珍视和学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