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龙兴讲寺:大唐传来的梵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龙兴讲寺:大唐传来的梵音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ylxw.net/content/646847/83/13585721.html

龙兴讲寺,这座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的古刹,不仅是湖南省现存最古老的寺庙之一,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佛学书院。它见证了千年的历史变迁,融合了唐、宋、元、明、清五朝建筑风格,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建筑艺术闻名于世。


龙兴讲寺。张远文摄


龙兴讲寺。张远文摄

龙兴讲寺位于沅陵县城西北角的虎溪山麓,面朝沅江,依山而筑。寺内建筑布局严谨,有山门、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及旃檀阁、弥陀阁等,层层递进,气势恢宏。其中,大雄宝殿上下檐分别作歇山及悬山顶,殿内木柱等架构被鉴定为南宋遗物,藻井彩绘、柱础雕刻精美。后侧观音阁则带有明显的书院风格。

历史渊源

龙兴讲寺的建立与唐太宗李世民的政治理想密切相关。据记载,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长孙无忌请罢右仆射,百姓苦于久雨、旱灾、蝗灾,多卖儿卖女以换取衣粮,唐太宗不得不诏出御府金帛赎回被卖儿童,交还父母。在这样的背景下,太宗一面兵发梁师都,迫使突利可汗降唐,稳定北疆政局,一面赈灾安民大赦天下,并下诏在沅陵虎溪山麓敕建龙兴讲寺,以教化稳定一方。

建筑特色与文化价值

历经千年,龙兴讲寺形成了占地1.7万平方米、古建筑面积4125.53平方米的大型木构古建筑群。其建筑群融唐、宋、元、明、清建筑风格于一体,气势恢宏,工艺精湛,造型独特,堪称江南古建筑一绝。寺内保留的唐代工艺技法及宋代实物构建,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珍贵标本。

寺内的大雄宝殿尤为引人注目。殿内进深四间,内柱八根承天花上檐,高8.65米,均为上下卷杀梭柱。上世纪七十年代,著名古建筑专家陈从周先生考察时,在大殿梭柱下发现了保存完好的木櫍,赞叹其为“中华大地上仅存的实物标本”。

文化传承与影响

龙兴讲寺历史上曾有三次大的鼎盛时期。开光之初,就有1800余僧侣前来听讲,最多时达3000余人。明朝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皇太后李凤姣命钦差带人于龙兴讲寺兴佛法,并赐“千佛袈裟”。1936年民国时期,讲寺盂兰盆会,僧尼500余人与会,加上2000多善男信女参加听会,盛况空前。

如今的龙兴讲寺虽已没有住持和香火,但其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依然静静地守护在虎溪山麓,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寺内的每一砖一瓦、每一雕一画,都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展现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