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敏感期识别与应对指南:从秩序到完美,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幼儿敏感期识别与应对指南:从秩序到完美,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不同的敏感期,这些敏感期是孩子内在发展需求的外在表现。作为父母,如何识别和把握这些敏感期,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正确的引导和支持?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结合专家的专业建议,为您解答这一问题。
肖女士发现她们家宝宝最近特别爱吃手,逮着啥吃啥,还特别爱翻东西,扔得到处都是;而且在突然间变得特别执拗,用过的东西必须按原样放回原地。肖女士非常困惑平时非常乖巧的孩子为啥会突然变成这样,自己要怎么引导,孩子才能减少这些行为。
敏感期是指孩子在0-6岁期间的某些阶段,会由于内在发展的需要,对外在的刺激而感到敏感,从而努力从环境中吸收、学习,以满足成长需要。
关注敏感期并进行正确引导,让孩子能在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智力会迅速发育,快速形成自己的思考能力,同时拥有很强的安全感,对自己也产生自信心。敏感期是我们看见童年秘密的一面,作为父母如何了解孩子各个敏感阶段,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地度过儿童敏感期呢?
今天深姐姐邀请两位专家为您答疑解惑!
学前教育专家刘国艳的建议
3岁前后的儿童处于情感、语言和身体动作发展的敏感期。家长要善于利用儿童发展的敏感期。
首先,在秩序敏感期阶段,家长要尊重儿童的秩序感,为培养规律的生活、学习习惯打好基础。但同时,家长要把握和区分“秩序的美感”和“刻板的规则”,不能过于顺从儿童的刻板性。在训练孩子秩序感的同时,可有意识地打破这种秩序及规律,让孩子学会解决突发问题,提高适应性。
其次,幼儿从出生到两岁左右,在认知发育上处于“感知运动阶段”,此阶段的孩子喜欢吃手、啃咬东西,这些行为可帮助孩子认识客观事物,如孩子这些行为频繁出现,家长可以给孩子玩具、食物或玩游戏等方式替代啃咬行为。
最后,家长要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知识与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与方法。
积极心理学博士石丽红的建议
3-4岁的孩子正处于追求完美的阶段,他们往往会表现出执拗敏感期。完美敏感期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涉及到儿童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在这个阶段,儿童需要逐渐掌握世界的规律,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协调。通过这个阶段,儿童可以培养出良好的秩序感和自律能力,为他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1.尊重孩子的秩序感。对孩子来说,打破秩序感是一种焦虑。执拗期中的儿童,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ta是在发展和构建自我意识。这时成人要尊重ta的选择,并尽量满足ta在这一阶段的需求,使ta能顺利度过这一重要时期,由此获得快乐和顺从;
2.不能过于顺从。如果孩子不分场合地用自己的秩序观强加在别人身上,家长意识不到孩子秩序感的刻板性,就可能事事顺着孩子,使ta形成任性、执拗的个性;
3.多带孩子开阔视野。感受不同环境中的人事物,帮助孩子认识到别人的“秩序”和自己的“秩序”可以不同,学会把自我和他人区别开来;
4.鼓励孩子尝试多种可能。在孩子秩序感的发展过程中,鼓励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尝试其他可能性。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家长需要及时注意到孩子的变化,抓住成长敏感期,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帮助孩子,让孩子在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环境里成长,相信孩子们未来会拥有一段健康、开心、充满期待的生命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