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取消公摊面积?多地推行按套内面积计价销售,真相在这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取消公摊面积?多地推行按套内面积计价销售,真相在这里!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21A03RLU00

近年来,多地出台政策推进商品房按套内面积计价销售,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一政策调整是否意味着取消公摊面积?购房者能否因此节省购房成本?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公摊面积制度的前世今生及其未来走向。

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44年的发展,期间形成了产权年限制度、预售制度和公摊面积制度三大核心制度。这三大制度均借鉴自香港房地产制度。1980年被称作“中国房地产市场元年”,随后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法规的出台,逐步建立了现代房地产市场体系。

三大制度的演变

产权年限制度

产权年限制度将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允许土地自由流转,解决了城市基础建设和市政发展资金匮乏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产权年限到期后的续期问题,目前法律上尚未有明确的收费标准。

商品房预售制度

商品房预售制度最早出现在中国香港,通过预售楼花的方式解决商品房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但这一制度也带来了虚假宣传、房屋质量等问题,成为考验政府和银行监管能力的重要领域。

公摊面积制度

公摊面积制度源于香港,1995年引入内地。公摊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等公共区域的建筑面积。这一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如计算不透明、标准不统一等。

公摊面积制度的争议

公摊面积制度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计算标准不统一:不同类型的住宅(如联排、别墅、多层住宅等)的公摊面积比例差异较大,缺乏统一标准。
  2. 信息不透明:购房者难以准确了解公摊面积的具体构成和计算方法。
  3. 成本分摊不合理:物业费、水电分摊费等费用仍按建筑面积计算,导致实际使用面积与费用不匹配。

按套内面积计价销售的实践

近年来,多地开始探索按套内面积计价销售的模式。例如,湖南湘潭、广东肇庆、湖南衡阳市等地已明确实施按套内面积计价销售。这一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购房信息的透明度,帮助购房者更清晰地了解所购房屋的实际使用空间。

然而,这一政策调整并不意味着取消公摊面积。多地住建部门表示,政策用意在于改变计价方式和宣传口径,让购房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所购居住空间的实际大小。同时,这一调整并不影响房价计算和总价,因为开发商会将公摊成本折算进套内面积的单价中。

政策调整的影响

  1. 对房价的影响:按套内面积计价销售不会降低房价,因为公摊成本会折算进套内面积的单价中。
  2. 对税费的影响:目前,税收、物业费等仍按建筑面积计算,若要改为按套内面积计算,需要相关法规政策的配套调整。
  3. 对购房成本的影响:总体购房成本不会因计价方式的改变而减少,但信息透明度的提升有助于购房者做出更理性的购房决策。

未来展望

虽然按套内面积计价销售是国际大趋势,但这一改革需要循序渐进,避免简单粗暴的“一刀切”。未来,完善公摊面积的测算、审批规定,以及相关税收、物业费等政策的配套调整,将是实现住宅交易环节透明、公开、公正的关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