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变法与党争》:揭秘明朝从繁荣到崩溃的历史真相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变法与党争》:揭秘明朝从繁荣到崩溃的历史真相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26456486_121119385

明朝的灭亡,究竟是因为李成梁故意扶植努尔哈赤,还是另有隐情?从辽东总兵李成梁与努尔哈赤之间的复杂关系,到明朝后期的党争与变法,这段历史充满了谜团与争议。让我们跟随李晓鹏博士的新作《变法与党争:大明帝国的衰亡(1500—1644)》,一起探寻明朝从繁荣走向崩溃的真相。

团结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由李晓鹏博士撰写的《变法与党争:大明帝国的衰亡(1500—1644)》以明朝后期的历史为论述核心,运用经济学框架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分析明朝后期的衰落原因,以此揭示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规律。全书以明朝后期七位皇帝的治理情况为脉络,完整展现了明朝由极盛走向衰落直至覆灭的乱世图景;以明朝后期的变法为核心,讨论了明朝后期张居正、海瑞及崇祯皇帝等人锐意变法,但面对党争乱局和战争失利,一系列改革最终都走向失败,没能挽救明朝于覆亡的命运,并指出官僚腐败、明末党争是盛世转衰的重要原因。

让我们跟随本书的引子《祸起辽东》,回顾一个威胁明王朝生存的新政权的诞生过程,聆听一曲大明王朝从繁荣到崩溃的悲歌。

祸起辽东

有人说,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是一个叫李成梁的人。

李成梁是明朝万历年间的辽东总兵,非常能打仗,在辽东地区基本上百战百胜,把蒙古和女真的各个部落都收拾得服服帖帖的。《明史》说他是“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也”。带兵把日本军队赶出朝鲜的主帅李如松便是他的大儿子。

但就是这么一个人,竟然养虎为患,故意扶植建州女真部落首领努尔哈赤,用明朝的军队帮助努尔哈赤消灭他在建州女真内部的敌人。谁跟努尔哈赤对着干,李成梁就去灭谁,帮助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女真。

此外,李成梁还开设了贸易市场,让女真人和关内人做生意,解决了女真部落战略物资缺乏的问题。等努尔哈赤成了“气候”,李成梁又说女真现在太强大了,之后宣布关闭贸易市场,将防卫后撤,把抚顺以东的广大地区白白送给了努尔哈赤。

李成梁死后,努尔哈赤正式起兵反明,建立后金(1636年改称大清)。在1619年的萨尔浒战役中,努尔哈赤大败明军,之后就不断向明朝发起进攻,把明朝财政拖垮了,把明朝的主力军队也消灭了,还多次到河北、山东一带烧杀抢掠,毁灭了明朝北方的经济基础。明朝因此国力耗竭,无力镇压内部的农民起义。李自成打进北京后,明朝就灭亡了。清军趁机入关,夺取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

所以在很多人看来,明朝灭亡的源头就是李成梁扶植了努尔哈赤。

明朝的辽东总兵,怎么会故意扶植敌对势力呢?这个事情在历史上几乎就是一个谜。

李成梁对努尔哈赤好,努尔哈赤也很懂得投桃报李。李如松打日本军队的时候,努尔哈赤就主动要求带女真兵前去支援,不过被万历皇帝拒绝了。萨尔浒之战,四路明军总共8万多人,其中三路大军六七万人都被努尔哈赤围歼了,三大总兵杜松、马林、刘綎两死一伤,偏偏李成梁的二儿子李如柏带领的那一队人马啥事儿没有,在长白山山脉里面转了一圈回来了。这仅仅是巧合吗?

细说起来,努尔哈赤跟李成梁算是有着不共戴天之仇。因为努尔哈赤的爷爷和父亲都是被李成梁害死的。这两位以前带领女真部落投靠明朝,积极帮助李成梁消灭各个不听话的女真部落。有一次,李成梁派他们两个去劝降某个部落,结果二人进去的时间有点儿久,李成梁不耐烦了,就下令强攻,这两人就被杀死在乱军之中。此时努尔哈赤已经25岁,得知祖父和父亲的死讯,号啕大哭,跑去抱住李成梁的腿,请求李成梁把他一起杀掉算了。

就这么着,李成梁还大力扶植努尔哈赤,而努尔哈赤也在关键时刻放过了李如柏。这可真是很奇怪。所以就有一些民间传说,说努尔哈赤其实是李成梁的儿子。因为努尔哈赤的母亲喜塔腊氏是女真部落有名的美女,他的父亲和爷爷又投靠了李成梁,所以李成梁就跟喜塔腊氏有了感情,生下了努尔哈赤。李成梁知道这个事儿,喜塔腊氏在死前也把真相告诉了努尔哈赤,二人心照不宣。李成梁感觉自己有愧于喜塔腊氏和努尔哈赤,所以决定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女真之主。努尔哈赤当然也就毫不客气地接受了。要按照这种说法,明朝实际上亡于一段跨民族的不伦之恋。这剧情也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李成梁跟努尔哈赤的爷爷觉昌安是老朋友,又比努尔哈赤大33岁,以上故事并非完全没有可能。官方文献《满洲实录》里面说:“汗(努尔哈赤)十岁时丧母。继母妒之,父惑于继母言,遂分居,年已十九矣,家产所予独薄。”也即是说,努尔哈赤的母亲喜塔腊氏死后,继母在他父亲塔克世面前说努尔哈赤的坏话。塔克世相信了这些话,就把努尔哈赤赶出了家门,只给了他很少的家产。努尔哈赤的继母编了些什么坏话,竟然让一个当爹的把大儿子逐出家门呢?史料里面没有说。

努尔哈赤被逐出家门以后,就跑到李成梁家里,给李成梁当亲兵侍卫。然后就发生了努尔哈赤的父亲和爷爷双双被“误杀”的事件,努尔哈赤以长子的身份回到部落继承首领的职位,李成梁开始不遗余力地扶植他并发展壮大。

以上都是官方史料记录的内容,里面确实不乏蹊跷之处。若依据这个就说李成梁是努尔哈赤的爹,也显然证据不足,只能是存疑。

如果我们更严谨一点,不从私生子的假设出发,这段历史能不能讲得通呢?

李成梁跟努尔哈赤的爷爷是多年的老朋友,努尔哈赤因为被继母忌恨而投奔李成梁,李成梁把他放在身边当贴身侍卫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努尔哈赤聪明伶俐,深受李成梁喜爱,也很正常。

后来,李成梁不小心害死了努尔哈赤的爷爷和父亲,努尔哈赤作为塔克世的长子,回到他的部落继承首领之位。李成梁也就趁机扶植他一把,利用努尔哈赤来消灭其他不服从明朝管理的女真部落。当时北边的海西女真势力很大,而且不服从明朝管理;南边的建州女真则四分五裂,忙于内斗,无力与海西女真争雄。由于努尔哈赤对李成梁、对明朝表现得十分恭顺,在李成梁看来,努尔哈赤跟他的父亲、爷爷一样,可以培养成为一个很听话的部落首领。

于是,明廷和李成梁制定了一个错误的战略决策:扶植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来对抗海西女真。这个决策不完全由李成梁决定。努尔哈赤曾经亲自到北京朝贡,得到明廷的热情接待,并且不断地得到封赏,加官晋爵。李成梁之前镇守辽东,一贯套路就是扶植小部落去攻击大部落,等小部落壮大了再扶植别的小部落去攻击它。这种调动女真部落内斗的方式比直接出兵效果要好,会让女真各个部落无法团结起来,只能争相依靠明朝。按照之前的惯例推测,等到努尔哈赤势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李成梁就会再扶植别的势力予以打击。

其实,李成梁早就埋下了一个伏笔,就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

舒尔哈齐也在李成梁家里打过工。可能是努尔哈赤先去,后来把弟弟也介绍过去。李成梁在万历十一年(1583年)把努尔哈赤送回女真部落的时候,把舒尔哈齐也一起送了回去,后来又同时把二人封为都督,不分大小,舒尔哈齐当时被称为“二都督”,共同管理他们的部落。这就为未来挑拨二人关系埋下了伏笔。

但是,万历十九年(1591年),就在努尔哈赤基本统一建州女真、准备向更北方的海西女真发起进攻的关口,当了20年辽东总兵的李成梁却在没有打任何败仗的情况下,因为朝廷的内部斗争而被免职。

此后,由于朝廷内部党争激烈,辽东总兵这一关键职位也如走马灯一样更换。十年间换了八个总兵,大部分都是无能之辈。努尔哈赤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大规模向北扩张,击败海西女真叶赫部,基本统一了女真部落。等到十年之后,明廷发现问题严重,这才想起李成梁,再次让他出任辽东总兵。

此时的李成梁已经75岁高龄,不可能再像十年前那样亲自带兵打仗了。他知道努尔哈赤已经羽翼丰满,不是他想收拾就能收拾得了的,就采取了坚壁清野、以退为进的策略,把长白山山脉以外六座明军控制的军事据点宽甸六堡全部焚毁,中断了关内和女真的贸易,并且把这些地区的20多万汉民强制内迁。

这个策略看起来是把山外的土地拱手让给了努尔哈赤,其实是被迫撤退自保。因为明朝凭当前的军事实力,已经难以翻越长白山山脉去征讨努尔哈赤。把这些地方留在那里,无非就是为女真人的边境贸易提供方便。努尔哈赤什么时候想要跟明朝撕破脸了,很容易就可以将这些地方吞并,还可以获得20多万人口以及他们的财富。

宽甸六堡是20多年前李成梁上书皇帝提议兴建的。那个时候女真部落四分五裂,明军可以很容易地控制这些地方。在长白山山脉以外修建堡垒,开通贸易,形成汉人聚居地,可以逐步实现这些地方的汉化。但时过境迁,过去十多年努尔哈赤发展势头太猛,统一了女真部落,汉化的条件已不复存在,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毁弃城堡并内迁人口。

宽甸六堡都是在大山里头找块平地建起来的,周边也没什么肥沃的土地可供耕种放牧,主要就是有军事价值和商业价值。军事上既然守不住,把人口一撤、贸易一停,这些地方就成了荒山野岭,努尔哈赤即便占领了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反而可以拉长他的守备线。这就是李成梁的算盘。

撤销宽甸六堡之后,李成梁开始利用他在努尔哈赤身边埋下的“地雷”——舒尔哈齐来分裂女真。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也就是李成梁复出之后六年,这种挑拨离间政策取得成效,舒尔哈齐宣布独立,带着亲信跑到靠近明朝控制的铁岭附近建立起一个新的部落,与努尔哈赤对抗。李成梁上书朝廷,封舒尔哈齐为建州卫首领,这是明朝在女真地区名义上的最高军事长官。

但这个办法最终还是失败了,因为就在舒尔哈齐独立之后的第二年,李成梁的辽东总兵之职又被罢免了。

没有李成梁的支持,舒尔哈齐无法与努尔哈赤抗衡,只坚持了两年就向努尔哈赤投降,被囚禁了一年后死去。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90岁的李成梁在家中去世。明朝方面再没有人可以与努尔哈赤相抗衡。第二年,也就是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登基称汗,建立后金,正式宣布脱离明朝独立,并在随后的萨尔浒战役中歼灭了明军主力,在辽东地区确立了对明朝的军事优势。

一个可以威胁明王朝生存的新政权诞生了。

作者简介

李晓鹏,重庆江津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剑桥大学访问学者,前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研究员(Research Fellow)。著有《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先秦上古一万年》《帝制与盛世:汉唐明的时代》《巨变与突围:碰撞中的清帝国(1644—1840)》《晚清六十年的革命与改良(1851—1912)》等。其中《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入选2015年第一届“一带一路”峰会《人民日报》、新华社推荐的25本重点图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