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森林在水边孕育”——落羽杉的前世今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森林在水边孕育”——落羽杉的前世今生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scbg.ac.cn/old/lyfw/hx/202212/t20221226_6590247.html

落羽杉,这种依水而居的植物,以其独特的姿态和丰富的价值,成为了中国南方水网地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从上世纪50年代引入中国至今,落羽杉不仅在园林观赏中占据重要地位,更在科学研究和生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为您讲述落羽杉在中国的引种、推广及其背后的故事。


依水而居的落羽杉(杨晓志愿者拍摄)

落羽杉依水而居,叶子轻盈飘逸,像在水一方的伊人;其树干笔直挺拔,气宇轩昂,又像是水边的卫士。落羽杉是世界知名的观赏树种,其生长快、树形美、材质优,可用于制作家具或者大型船舶等。在艰苦的岁月里,既能解决人民奇缺的建材需要,又能用作园林观赏及科学研究,是值得大面积推广的优良树种。


落羽杉种子具有休眠现象

认识并推广一个树种是需要时间的。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落羽杉植株数量本来就少,并且其种子具有休眠现象,自然条件下发芽率很低,要推广落羽杉,种苗是个问题。为此科学家们重温古气候学、古植物学,深入了解落羽杉的“身世”,总结落羽杉国内外引种经验,不断在实践中摸索营林技术。


成熟的落羽杉球果淡褐黄色,有白粉

当时,华南植物园安排专人护理落羽杉,通过套袋收集花粉、人工授粉等提高种子结实率;尝试播种育苗、扦插育苗等繁殖方式;采集大量种子,设场专攻落羽杉快速繁殖,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落羽杉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是典型的裸子植物,它的“花”与常见的花不一样,没有花萼花冠等花器官结构。落羽杉雌雄同株,雄花叫小孢子叶球,雌花叫大孢子叶球,花期有先有后,花粉靠风传播。落羽杉树体庞大,收集花粉、人工授粉、搜集种子等工作都颇费周折,科学家们克服重重困难,孜孜以求。


龙洞琪林的落羽杉(洪流拍摄)

随着落羽杉繁殖育苗技术的提升,加之其种子发芽率因母树树龄增长而逐步提高,渐渐地种苗问题得到解决。不少科研单位、农林院校和园林部门相继引入落羽杉栽种,1958年前后广东省东莞道滘镇和广州市麓湖公园成片种植。华南植物园龙洞琪林的落羽杉也于1958年种植,何椿年教授带领全园干部职工,肩挑背扛建设人工湖,并仿原产地生态,在湖的水中和岸边,营造了一片落羽杉人工林。


落羽杉小叶互生

水杉小叶对生(图片来源见水印)
“大树育成非朝夕,端赖水土能长成”。水杉是温暖性湿润树种,影响其生长的因素有温度、水分和土壤等。虽名为水杉,并不耐水淹,在长江中下游平原长势较好,在广州地区比较少见。落羽杉在高温多雨、多台风、水位变化大的广东水网适应性更强。正因如此,龙洞琪林水边的植物主要为落羽杉,也有少量水杉


落羽杉一景(杨晓志愿者拍摄)

龙洞琪林的落羽杉林自1958年种植之后十余年已蔚然成林。原中共佛山地委第一书记孟宪德来园考察后,高度赞赏落羽杉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在他的倡议下,1974年将落羽杉作为样板,在广东水网地区大力推广。华南植物园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据华南植物园原引种驯化研究室主任张应麟教授在《回首广东的落羽杉》一文中记载,华南植物园当时全力投入落羽杉栽培推广工作,为落羽杉推广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据统计,佛山地区落羽杉育苗推广工作发展最快,自1976年至1978年共育苗873万,其中包括少许落羽杉的变种池杉(Taxodium distichumvar.imbricatum )。1976年,华南植物园引种驯化研究室和地植物研究室,对广东全省落羽杉母树进行了调查,10年生以上的落羽杉有2000余株,已经“众人植树树成林”。


水生园的落羽杉(杨晓志愿者拍摄)

从国际交换而来的种子到遍布广东水网,落羽杉树立了一道绿色生态屏障。落羽杉宽大的树冠抵御猛烈的台风,增强岸边稳定性、净化水质,维持和增强生物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水是落羽杉的镜,落羽杉是水中的景,经落羽杉装扮的水面更加绚丽多姿。


绚丽多彩的落羽杉(钟玉英志愿者拍摄)

落羽杉只是华南植物园引种推广的其中一种植物。华南植物园的前身为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该所为实用科学,与经济植物相关。1963年前后,华南植物园组建了植物引种驯化研究室和园林建设管理室,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还挖掘出檀香(Santalum album)、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水石榕(Elaeocarpus hainanensis)、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等一批优良树种,向社会推广栽培利用,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华南植物园大王椰子路(邓路梅志愿者拍摄)

龙洞琪林的落羽杉还有那些故事呢?敬请期待《“网红”落羽杉的前世今生》系列第三期“仙树仙草的园林”。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