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景德镇艺术瓷厂款瓷器真假鉴定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景德镇艺术瓷厂款瓷器真假鉴定指南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29025721_121172801

景德镇艺术瓷厂款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价值而闻名。然而,随着仿品的增多,如何准确鉴定其真伪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将从器型、胎釉、纹饰、装烧方法、底部特征等多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景德镇艺术瓷厂款瓷器的真假鉴定方法。

器型辨别

器型是鉴定景德镇艺术瓷厂款瓷器的重要方面。仿烧的瓷器往往在造型上线条呆板,缺乏神韵。比如,一些仿品的颈肩部转折生硬,没有真品的自然流畅,仿佛是被生硬地拼接在一起,毫无灵动之感。足端部过于整齐,不像真品那样可能会有一些手工制作的细微不规则之处。器型比例也常常失调,该宽的地方窄,该窄的地方宽,整体看上去很不协调。规格和尺寸也不够规范,与真品相比,可能会存在大小不一的情况。

景德镇瓷器真伪辨别方法中提到,仿烧往往选每个时代龙泉窑的典型产品,而仿品很少是对照真品的实物进行仿烧,因此造型上线条呆板,缺乏神韵,颈肩部的转折十分生硬,足端部过于整齐,器型比例失调,器物形制的规格和尺寸也不够规范。观察器型是分辨景德镇瓷器真伪的重要方法之一,景德镇瓷器的器型通常比较精美,线条流畅,比例协调。如果器型不规范,或者线条生硬,可能是仿制品。

胎釉鉴别

龙泉窑的釉和胎每个时代都有特定成分及烧造工艺。景德镇艺术瓷厂款瓷器的胎釉也有其特点,不同时代的胎色、质地、釉的色泽和质地都不同。

现代仿品的釉料缺乏内敛的厚实感,往往浮光隐现。而景德镇艺术瓷厂款瓷器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比如,早期的瓷器可能胎色较深,质地相对粗糙,釉的色泽也较为古朴;随着时代的发展,胎质可能会更加细腻,釉色更加纯净。

对于仿品,常采用强酸溶液腐蚀等手段作旧,专家学者对作旧处理的器表损伤在高倍显微镜下有不同显像。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仿品的釉面可能存在不自然的痕迹,与真品的釉面有明显区别。真品的釉面经过时间的沉淀,会呈现出一种自然的光泽和质感。

同时,不同时期的景德镇艺术瓷厂款瓷器在胎釉方面也有其独特之处。例如,某个特定时期的瓷器可能采用了特殊的配方或工艺,使得胎色、釉色具有鲜明的特点。这需要我们对不同时期的瓷器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才能准确地鉴别其真伪。

纹饰判断

伪品的刻划纹样不如真品线条婉转流畅,贴花工艺的纹饰不像真品生动自然。对于景德镇艺术瓷厂款瓷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其纹饰的真伪。

首先,用放大镜观察画面的花纹,如果有类似布匹上的网状纹,则是贴花的。手绘的瓷器不存在完全一样的画面,我们可以拿两个一样的瓷器对比,如果画面完全一致则是贴花。细看对称的、或相同的图案,每个局部,贴花瓷基本是一致的,而手绘的肯定不能做到一致,这一点很重要。球面几何形状瓷器,如大天球瓶,大面积连续图形画的完整的人物、花鸟、风景,不会是贴花的,否则会出现折叠现象。从颜色上判断,无论釉上、釉下贴花纸,陶瓷颜料附着厚度有限,颜色的深浅不易解决。对于某种颜色,如黄色,就会出现所有这种颜色在整个画面上都会基本一致,这是最重要的区别方法。对于有球面几何形状的瓷器,它的贴花纸往往多片贴花纸拼块组成,如山水画,为了整体效果,也人工画一些补充图案。这样就会同种颜色,手绘和贴花出现不一样色调的现象。半贴花瓷指的是图形的轮廓线勾勒,而中间的色块分水,可通过这种方式区分。贴花瓷其瓷体不管是否高白泥,多数都比较粗糙,而且配体厚实,透光性差,好瓷体很少会用贴花。另外,从数量上来讲,贴花的青花瓷器一般量都很大,起码在上千件以上,而手绘的要绘出那么多估计要几个月或几年,所以一般数量在 500 个以下。现在景德镇开始流行做贴线分水的青花瓷,也就是外线用贴花纸贴出来,内部颜色用青花分出明暗,大家购买时一定要注意。

元代龙泉窑特有的葱绿釉色和露胎赭红色相衬,为辨别提供了要点。龙泉窑产品的伪品的刻划纹样,不如真品线条的婉转流畅。贴花工艺的纹饰,不像真品的生动自然。露胎是元代龙泉窑具特色的装饰工艺,伪品对这类产品的仿烧,提供了识别点。

装烧方法区分


不同时代的装烧技术不同,留下的烧造痕迹也不同。如南宋时期龙泉窑产品的 “铁足”、“朱砂足” 往往不规则,元代垫圈痕迹、明代器物的圈足露胎部显 “火石红” 等。

在景德镇艺术瓷厂款瓷器的鉴定中,装烧方法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不同时期的装烧技术会在瓷器上留下独特的痕迹,为鉴别真伪提供线索。

古代瓷器的装烧方法多样,其中支钉烧法、仰烧法、覆烧法等较为常见。支钉烧法是将瓷器用耐火粘土搓捏成小泥钉状物支架起来装入窑内烧成,这种方法在五代的湖田窑已采用。宋代以后各名窑都使用十分讲究的匣钵,有的在匣体内采用支钉装烧的方法,龙泉窑就用此种方法装烧,支钉的尺寸很小。支钉烧法的缺点是与火焰直接接触,瓷器表面易被污染;支钉易粘于釉面,影响质量;由于瓷器在高温下的荷重有限,不能过多堆迭,因此产量不会很高,窑室空间不能有效地利用。

仰烧法是将瓷器的碗、盘按正向放置于匣钵内,装窑后烧成的方法。有一件一个匣钵装的,也有十件左右装在一个匣钵内烧成的。单件装匣最保证瓷器质量,釉面不受任何影响。多件装匣方式则需要将碗心与圈足相接触部分的釉层削去,避免粘结,但对美观有较大的影响,只能生产普通的大众用具。

覆烧法在宋代定窑使用最普遍,景德镇各窑也采用。它是将碗、盘之类的器物按反向扣置在各种式样的支圈和支垫内堆迭烧成。支圈和支垫起着内匣的作用,多用瓷胎相近的泥浆烧制而成,可达到与瓷器收缩一致,不使瓷器变形的好处。覆烧的优点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窑室的空间,增加堆装密度,从而节约燃料,降低成本。但缺点是碗、盘的口部边沿的釉要削去,烧成的瓷器口部无釉,形成所谓的 “芒口”。

对于景德镇艺术瓷厂款瓷器,可以通过观察其装烧痕迹来判断真伪。真品在不同时期可能采用不同的装烧方法,留下的痕迹也会有所不同。例如,早期可能采用支钉烧法或仰烧法,支钉痕或仰烧的特征会比较明显;后期可能采用覆烧法,会有 “芒口” 等特征。而仿品往往在装烧方法上难以完全还原古代的工艺,留下的痕迹可能不自然或与真品不符。

总之,了解不同时期的装烧方法,观察瓷器上的装烧痕迹,对于鉴定景德镇艺术瓷厂款瓷器的真伪具有重要意义。

底部特征识别

  1. 查看瓷器底部,正宗景德镇瓷器底部会有 “景德镇”“景德镇制”“中国景德镇” 等字样,而其他地方的瓷器可能会加上 “景德镇彩”,易让消费者上当。通过查看瓷器底部的款识,可以初步判断景德镇瓷器的真伪。真景德镇瓷器底部的款识清晰、规范,而假瓷器的款识可能较为模糊或不规范。同时,要注意辨别那些带有 “景德镇彩” 字样的瓷器,这些很可能是其他地方的仿制品。

  2. 挑选手绘瓷器,手绘的景德镇瓷器更可能是正宗的,贴花的很大可能是假货。景德镇瓷器有贴花和手绘两种工艺。手绘瓷器通常价格较高,但假货相对较少;贴花瓷器价格较为便宜,但假货的可能性较大。在挑选时,可以通过观察画面的花纹来判断是否为贴花。如果有类似布匹上的网状纹,则是贴花的;手绘的瓷器不存在完全一样的画面,拿两个一样的瓷器对比,如果画面完全一致则是贴花。此外,细看对称的或相同的图案,贴花瓷基本是一致的,而手绘的肯定不能做到一致。球面几何形状瓷器,如大天球瓶,大面积连续图形画的完整的人物、花鸟、风景,不会是贴花的,否则会出现折叠现象。从颜色上判断,贴花瓷的陶瓷颜料附着厚度有限,颜色的深浅不易解决,对于某种颜色,会出现所有这种颜色在整个画面上基本一致的情况;而手绘和贴花会出现不一样色调的现象。半贴花瓷指的是图形的轮廓线勾勒,而中间的色块分水。贴花瓷其瓷体不管是否高白泥,多数都比较粗糙,而且配体厚实,透光性差,好瓷体很少会用贴花。另外,从数量上来讲,贴花的青花瓷器一般量都很大,起码在上千件以上,而手绘的要绘出那么多估计要几个月或几年,所以一般数量在 500 个以下。现在景德镇开始流行做贴线分水的青花瓷,大家购买时一定要注意。

  3. 把手指用水沾湿,将景德镇瓷器放到手心转一圈,正宗的瓷器声音清脆没有杂音。用手指蘸水后,把景德镇瓷器放在手心里转一圈,听其声音。正宗的景德镇瓷器听起来声音清脆悦耳,而假瓷器则会发出杂音,或是根本就没有声音。

  4. 细看细摸外表,正宗景德镇瓷器有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 的特点,做工光滑精细。正宗景德镇瓷器具有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 的特点,在挑选时可以细看茶具的做工是否光滑精细,细节等地方是否处理光滑。景德镇瓷器的表面应该如明镜般晶莹剔透,光泽柔和;胎质轻薄,滋润透影;整体洁白无瑕,宛如天然生成的美玉。同时,用手触摸,应能感受到其细腻的质感,没有粗糙之处。

历史背景与知名艺术家辅助判断

景德镇艺术瓷厂始建于 1958 年 9 月,产品销往东南亚和欧美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艺术瓷厂美研室是核心,汇聚了一批著名陶瓷美术家,如毕渊明、王隆夫、余文襄等。了解这些历史背景和知名艺术家,有助于对艺术瓷厂款瓷器的鉴定。

景德镇艺术瓷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其成立于 1958 年,正值我国大力发展经济的时期,政府对陶瓷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艺术瓷厂作为景德镇的重要陶瓷生产企业,承担着传承和发展陶瓷艺术的重任。

艺术瓷厂的知名陶瓷美术家们为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毕渊明,中国陶瓷美术大师,别号 “至乐老人”,安徽黟县人。他自幼承家学,秉父传艺,工金石、诗、书画,尤其擅长陶瓷粉彩翎毛、山水、人物、走兽等绘画艺术,尤以画虎闻名,有 “毕老虎” 之雅号。毕渊明的画虎作品,寒日卧虎如磐,巍然雄据;光天立虎如松,气宇轩昂;碧水游虎如龙,悠悠成趣;平地奔虎如风,势不可挡。其作品不仅展现了高超的绘画技艺,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世界。除画虎之外,毕渊明所绘禽鸟也是一绝,如《山鸮吊月》中对猫头鹰的描绘,处理 “撕毛” 时的绘画技法娴熟纯粹,形态描写生动自然、惟妙惟肖。毕渊明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也备受青睐,其作品拍卖价格不断攀升,充分体现了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收藏潜力。

王隆夫,别号 “昌南子”,江西浮梁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运用粉彩绘制古代人物画,兼及山水、意笔花鸟。其作品《一苇渡江》《唐三侠》“粉彩八仙过海薄胎瓶”“粉彩夜宴图瓷板” 等获国家级专业评比一、二等奖和金杯奖。

余文襄,以雪景绘画著称,被誉为 “雪景大王”。他的粉彩雪景作品,画面构图严谨,动静相衬,将雪景的神韵生动地展现出来。

这些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各具特色,代表了景德镇艺术瓷厂在不同绘画领域的高水准。了解他们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对于鉴定艺术瓷厂款瓷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鉴定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比作品的绘画风格、技法、落款等方面,判断其真伪和价值。

总之,了解景德镇艺术瓷厂的历史背景和知名艺术家,能够为鉴定其款瓷器提供有力的辅助判断依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