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突然肚子疼,警惕是这种会要命的病!最近高发
饭后突然肚子疼,警惕是这种会要命的病!最近高发
春节假期期间,亲朋好友聚餐频繁,各种美味佳肴齐上桌。然而,连续不断的暴饮暴食,也让不少人的健康亮起了“红灯”。近日,多地医院接诊多例因暴饮暴食引发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这种疾病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高达50%。
案例:暴饮暴食引发急性胰腺炎
62岁的张先生来自湖北,有高脂血症病史。春节期间几乎每天都参加聚会,餐桌上大鱼大肉、饮酒不断。2月3日,在进食肉丸子、排骨藕汤等油腻食物后,他突感上腹部剧烈疼痛,并伴有嗳气、腹胀。经检查,张先生的血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明显升高,腹部CT提示胰腺肿大,周围有少量渗出,确诊为急性胰腺炎。
图源:长江日报
春节期间,杭州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短时间内接诊了10余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武汉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张姮也表示,近一周内医院三个院区的消化内科接连收治了30余名胰腺炎患者,约是平时的两倍。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00万人遭受急性胰腺炎的威胁,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更是高达30%~50%,是消化内科最凶险的疾病之一。
急性胰腺炎是怎么回事?
胰腺是胃后面产生胰液(消化液)和胰岛素的一个器官。
图片素材来源:可画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胰腺炎症反应,其特征是胰腺受到自身消化酶的攻击,灾难性地进行自我消化、溶解,导致胰腺水肿、出血甚至坏死。
大多数急性胰腺炎患者是轻症,通过支持治疗可恢复,但也有约20%的患者为中度重症或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急骤凶险,甚至伴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包括心脏、肾脏等器官损伤,不容小觑。而控制病情、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便是早期诊断和及时正规的治疗。
如何识别并应对急性胰腺炎?
症状表现
胰腺炎的典型症状包括腹部疼痛,疼痛通常位于上腹部正中或稍偏左的位置,像是被重击或刀割一样,且在饮酒、饱餐、油腻饮食后更易发作。这种痛还可能“蔓延”到背部或左胁部,典型者上腹和腰背部可能出现“束带样”胀痛。还有些人会出现恶心、频繁呕吐(内容多为食物、胆汁)、黄疸(皮肤或眼白变黄)、发热、乏力、脉搏心跳过快等表现。重型胰腺炎体温可超过39℃,并伴有严重脱水和电解质失衡。
不过仅凭腹痛还不能确诊胰腺炎,还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发现淀粉酶或脂肪酶显著升高),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显示胰腺肿胀、体积增大及周围液体渗出等典型表现)来诊断。
高危人群
很多情况可导致急性胰腺炎,常见的诱因是胆结石。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推测可能和胆结石阻塞了胆囊与胰腺共同的管道,使含有消化酶的胰液无法进入小肠,被迫返回胰腺最终消化胰腺细胞有关。胆石性胰腺炎引起的疼痛通常发作迅速,定位清楚。
此外,大量饮酒、高甘油三酯血症、基因突变也可能使人容易发生急性胰腺炎。
所以,如果你或身边的人,餐后感到上腹部以及左侧腰背部持续性剧烈疼痛时,尤其是肥胖、好酒、高血脂、有胆系结石病史者,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这可能是急性胰腺炎的征兆。虽然只有一部分人病情会发展得较为严重,但确定和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根本病因,能更好地防止急性胰腺炎复发,减少对胰腺的损伤,因此我们还是建议出现以上情况及时就医。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