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央视《文明之旅》:佛教与科学的对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央视《文明之旅》:佛教与科学的对话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mengou.net/csff/fojyg/388884.html

佛教与科学的关系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近日,CCTV4《文明之旅》栏目播出《佛教与科学》,邀请香港理工大学荣休校长潘宗光和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探讨佛教与科学两大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佛教与科学:殊途同归

节目中,主持人刘芳菲首先抛出了一个核心问题:佛教与科学是否可以放在一起讨论?楼宇烈教授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他认为,探求因果的关系恰恰是科学发展的方向。科学都是从观察现象出发,而佛教探寻因果关系与科学是一致的,只不过一个面对物质世界,一个更多面对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

潘宗光教授则从科学家的角度,分享了他对佛学和科学关系的看法。他指出,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学和科学在很多地方是共通的。例如,佛教中的因果关系与科学中的因果律有着相似之处。他通过几个具体例子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

  1. 我们当下看到的星星,实际上是上亿年前的光,这证明眼见并非为实;
  2.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明时间是相对的,速度会影响时间流逝;
  3. 鱼以为湖泊是整个世界,狮子以为陆地是整个世界,这说明认知的局限性;
  4. 佛陀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三千大千世界的概念,这与现代天文学的发现不谋而合。

佛教智慧与现代科学的共鸣

潘宗光教授在2015年曾在北京大学做过《佛教与科学》的专题讲座,他从佛教的缘起观、科学的宇宙观以及佛教与科学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在佛教方面,他解释了“空”的概念:作为宇宙的本体,“空”没有确定的时间与空间,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分别,也没有大小的区别。在科学方面,他援引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前沿理论,论证了物质、空间与时间都不是实有和固定不变的。

通过对比,潘教授总结了他对佛教与科学关系的体会:佛教是从宗教及教育角度认识宇宙,科学则是通过理论与实验了解宇宙,两者殊途同归。现代科学对宇宙的了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佛教作为一种古代东方智慧体系,其理念与现代物理学有着相当程度的共鸣。

对话的意义

佛教与科学的对话,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两个看似不同的领域,更能够促进对科学技术的深刻反思,发掘佛法在科学技术时代的独特价值。正如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所说:“当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本文原文来自央视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