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产业援藏模式研究④推进文旅融合,带动乡村振兴
上海产业援藏模式研究④推进文旅融合,带动乡村振兴
西藏以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2023年,西藏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5516.9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51.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7%和60%,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日喀则地区表现尤为突出,全年接待游客首次突破千万人次大关,旅游综合收入达58亿元,增速位列西藏第一。
珠峰景区内,旗云飘过“日照金山”。本文所有图片均由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联络组提供
日喀则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扎什伦布寺、桑珠孜宗堡等人文景观,以及珠穆朗玛峰、卡若拉冰川等自然风光,同时还与尼泊尔、不丹、印度等国接壤,拥有丰富的边境旅游资源。然而,由于市场知名度不足、旅游配套不够完善等问题,日喀则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尚未得到充分释放。
针对这些问题,上海援藏干部联络组从多个角度切入,打造了多个富有特色的文旅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
日喀则包机游:开发边境旅游新线路
上海援藏干部联络组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日喀则旅游存在停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等问题。为改变这一状况,联络组推出了从上海到日喀则的首个旅游包机项目。该项目于2023年5月18日实现首航,100名旅客从上海浦东机场出发,到达定日机场后直奔珠峰大本营,并在接下来的数天中主要在日喀则的区县游览。
2024年,上海援藏干部联络组又升级了援藏旅游包机项目,开发了上海——尼泊尔加德满都——日喀则的跨境包机游项目。这一全新线路不仅让游客能够欣赏到珠峰南北麓的壮丽景色,也为当地百姓的就业和生活带来了积极影响。
2023年5月18日,“上海-日喀则”援藏旅游包机首航活动启航仪式
上海援藏旅游包机游客在旅途中赴萨迦县中学开展爱心活动
2024年中国旅游日“上海—加德满都—日喀则”援藏跨境旅游包机首航仪式
扎西宗乡珠峰小镇:完善旅游配套强招商
扎西宗乡位于定日县,距离珠峰大本营不到50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上海市援藏干部联络组着力打造“环珠峰生态文化旅游圈”,2021年,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干部联络组定日小组与定日县联手打造的扎西宗乡珠峰小镇正式亮相,除了登山主题馆、卫生院、制氧厂等设施外,还协助引进了房间内带供氧、环境优美舒适的高端酒店“平措康桑”,成为珠峰第一家高端酒店。
基础设施的完善带动了当地就业,目前扎西宗乡的宾馆、民宿已达100多家,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2万元,同比增长13.82%。
坐落于扎西宗乡珠峰小镇的平措康桑酒店
扎西宗乡珠峰小镇清洁能源车转运中心
日喀则好物:上海设计融入藏族元素
日喀则市萨迦县历史上曾是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藏传佛教萨迦派的主寺萨迦寺就位于萨迦县,历史博大精深、文化源远流长。上海市援藏干部联络组萨迦小组(简称“萨迦小组”)经过仔细考察后,利用当地优质文化元素和手工业资源,在产品设计、包装和推广上进行更新改进,成功打造出“爆款”文创产品。
其中,上海援藏×上海博物馆的联名文创礼盒和萨迦皮具最为亮眼。上海援藏×上海博物馆首套联名文创系列,器形是以上博馆藏为灵感烧制的香插、行炉、卧炉三款陶瓷香具,并搭配八思巴藏香提供的平安香、智慧香、安神香三款香型,搭配精美的包装组成了“香具+藏香”的礼盒套装。该礼品在2023年第三十四届上海旅游节上发布后,被评为“上海礼物”,不久便卖到脱销。
上海援藏×上海博物馆首套联名文创之香插(搭配平安香)
上海援藏×上海博物馆联名文创产品之“金属餐具+瓷器”
萨迦小组助力开发的萨迦皮具是从原材料开始制作的。他们发现,萨迦县农牧业比较发达,但是当地牛羊宰杀之后的皮在当地用处不多。于是萨迦小组考虑利用这些牛羊皮制作带有萨迦文化特色的包具。萨迦皮具系列已于今年推出市场,消费者可以通过APP小程序等途径购买。
萨迦皮具系列在上海青浦奥特莱斯参加援藏消费展
一年多来,援藏旅游包机(包括援藏跨境旅游包机)已累计执飞10架次,运送游客近1000人次,带动当地消费800多万元。一批又一批游客沿着与众不同的旅游线路来到珠峰脚下,日喀则深度游市场呼之欲出,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的从“经过”到“留下”。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