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泥湾子"到"米湾子":一个村庄的共同富裕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泥湾子"到"米湾子":一个村庄的共同富裕之路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jiaodong.net/news/system/2024/09/30/200598266.shtml

从"泥湾子"到"米湾子",烟台市招远市夏甸镇泥湾子村在村党支部书记王学林的带领下,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现乡村振兴的故事,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从"懒散村"到富裕村的蜕变

泥湾子村位于烟台市招远市夏甸镇,曾经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懒散村"。在村党支部书记王学林的带领下,短短十年间,这个偏远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泥湾子村不仅成为了富裕村,还吸引了辽宁、江苏、河北及山东省内的多地村集体前来观摩取经。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2017年,烟台市开始探索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提出具备条件的村党支部可将政策允许范围内的集体资金作为集体股份注入合作社,并动员农民以资金、劳动力等形式自愿入股合作社,组成新的资产共同体和经营共同体。这一举措有效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资产,提升了农村集体创富能力,带动了农民增收。

泥湾子村积极响应这一政策,成立了"米湾子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优质小米。合作社流转土地600亩,建立特色有机小米种植基地,打造田园健康产业品牌。仅2023年,合作社产值达120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1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共计30余万元,为村民分发粮食10万余斤。

共同富裕的"泥湾子"模式

泥湾子村的共同富裕模式有其独特之处:每人每年可分500斤粮、20斤花生油及分红,即便耄耋老人没法种地,到手的粮,一粒也不少,钱,一分不缺。这种模式打破了"大锅饭"的质疑,通过集约化耕种、机械化作业,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同时,合作社所有的支出、收入,全都定期公开,账目明明白白,确保了公平公正。


泥湾子经验的推广与展望

泥湾子村的成功经验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村党支部书记王学林表示,希望将泥湾子的经验打磨好,形成科学化、标准化模式,为更多的农村提供借鉴,帮助更多的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泥湾子村的故事,是中国乡村走向共同富裕的生动写照。这个曾经的"懒散村",如今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本文原文来自胶东在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