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电力设备行业分析:全球能源转型推动电网升级
2025年电力设备行业分析:全球能源转型推动电网升级
2025年电力设备行业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内外电网升级改造需求同步上升,推动了电力设备市场的持续增长。本文将从全球能源转型、电网投资、特高压建设、配网升级、以及电力设备出海等多个角度,深入分析2025年电力设备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全球能源转型推动电网升级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电网升级改造成为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方面,中国的两大电网公司在“十四五”期间的投资重点逐渐明朗,特高压和柔性直流技术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均将配网列为重点投资环节,以应对新能源高比例接入带来的“双高”、“双随机”特性,确保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海外方面,欧美国家的电网面临老旧更换需求,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电网投资增长强劲,国内电力设备厂商受益于海外电网建设需求外溢,出口景气度持续向上。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在承诺目标情景下,预计2030年以后全球电网投资需要加速增长,2035年以后每年电网投资将超过1万亿美元。2021-2050年,全球电网新建需求及更新改造需求并存,其中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电网扩建需求将增加150%以上,发达经济体则将对70%以上的输配电网进行更换。中国电网企业已初步完成全球布局,电网设备门类齐全,兼具总承包经验丰富、报价具有竞争力、项目执行效率高等多重优势,海外电网建设有望拉动国内电力设备出海。
特高压建设与柔性直流技术的应用
“十四五”期间,中国特高压建设规划明朗,柔性直流技术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在“十四五”期间对特高压的整体投资规划大幅增长,总投资达到3800亿元。特高压直流换流变等核心设备、交流特高压GIS等核心设备需求随之增长,相关设备厂商中标订单充裕。甘肃—浙江±800KV、甘肃巴丹吉林送电四川±800KV等柔直线路均稳步推进,海风柔直已有阳江等代表性项目落地,柔直换流阀成本较常规直流有较大提升,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特高压建设是新能源外送的刚需。我国风光资源大部分分布在“三北”地区,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而用电负荷主要位于中东部和南方地区,由此带来的跨省区输电压力较大,部分特高压通道的输电能力不足,存在新能源外送受限问题。2024年,国家电网先后进行包括陕北-安徽、阿坝-成都、甘肃-浙江等线路在内的多次特高压招标,相关设备厂商中标订单充裕,自2024年起有望进入特高压相关业务业绩兑现期。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电网建设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相比常规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采用电压源换流器(VSC),可关断器件的开通关断时间可控,与电流的方向无关,从原理上避免了换相失败问题,提升电网稳定性。此外,在占地面积、无源网络供电等多方面,柔性直流较常规直流技术均具备优势。国际上首条±800千伏甘肃-浙江柔直线路稳步推进,后续线路接踵而至。
配网升级与智能化发展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逐步推进,配电网的建设和升级成为电网投资的重点。长期以来,我国电网投资存在“重电源、轻电网,重输电、轻配网”的情况,随着新能源高比例接入,配电网安全运行的风险急剧增大。“十四五”期间,两网均将配网建设作为重点环节,电网对配网建设重视度愈发提升。2024年重磅政策频出,进一步对未来几年配网投资建设细节进行指导,配网变压器、二次设备等环节投资有望加速。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配网面临新的生态。新能源、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储能、微网等快速发展,电网与用户间互动日益频繁,终端用电负荷也呈现增长快、变化大、多样化、复杂化的新趋势,极大地增加了配电系统的复杂程度与管控难度。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配电网正逐步由单纯接受、分配电能给用户的电力网络转变为源网荷储融合互动、与上级电网灵活耦合的电力网络,在促进分布式电源就近消纳、承载新型负荷等方面的功能日益显著。
2024年,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进一步对未来几年配网投资建设细节进行指导。国网2024年电能表招标量同比增长25%,电表更新换代持续推进。2024年国网营销项目计量设备共计进行三次招标,年度累计招标物资数量达到9528万只,同比增长约25%。
电力设备出海的新机遇
全球低碳持续推进,电网建设紧迫性持续提升。各国光伏、风电、水电和生物能发电的并网申请容量总计接近30亿千瓦,其中约有15亿千瓦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处于后期阶段,并已签署并网协议或并网协议正在积极审议中。新建电网基础设施从规划、许可到完工往往需要5-15年,而新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只需1-5年,新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只需不到2年,为匹配后续新能源及充电桩等设施接入,全球电网建设紧迫性持续提升。
在承诺目标情景下,全球电网投资需加速增长。根据IEA数据,2030年以后电网投资需要加速增长,2031-2040年十年期间达到每年7750亿美元,2041-2050年十年期间达到每年8700亿美元。在2050年净零排放情景下,电网投资将进一步攀升,大约在2035年以后每年将超过1万亿美元。
电网新建及改造需求并存,主要经济体电网投资重点有所差异。在发达经济体中,从2021年到2050年电网总长度将增加50%,而同期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电网总长度将增加150%以上。承诺目标情景下,除电网扩建外,2021年全球电网总长度的三分之二将在2050年前根据相应的组件寿命进行更换。发达经济体在2021-2050年期间将对70%以上的输配电网进行更换,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中,到2050年更换的电网长度相当于2021年电网长度的60%。
中国电网企业已初步完成全球布局,海外电网建设有望拉动电力设备出海。两网布局方面,电网已经成功投资多个海外输配电资产。国网投资运营菲律宾、巴西、澳大利亚、意大利、阿曼等国家的输配电网,南网投资运营卢森堡、智利等国家的输配电网。海外工程承包方面,我国电网企业境外工程承包业务主要分布在美洲、非洲、亚洲等区域,承担埃及等国家骨干电网建设工程,带动中国电工装备在海外拓展市场。电网设备出口方面,我国电网设备门类齐全,形成了输电、配电、变电、用电等电工装备产品系列,通过贸易出口、EPC带动、海外投资建厂等方式,产品输出到世界超过100个国家。
海关出口数据验证电力设备出口景气度。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1-10月,变压器、电表、开关等多项电力设备出口均呈现出同比正增长。其中,电表、隔离开关、高压开关等产品出口增速亮眼,2024年1-10月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30%/+40%/+27%,单2024年10月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53%/+54%/+53%。
以上就是关于2025年电力设备行业的分析。全球能源转型推动了电网升级改造,特高压建设与柔性直流技术的应用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配网升级与智能化发展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环节,而电力设备出海则为国内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随着全球电网投资的加速增长,电力设备行业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