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安眠药“自杀”会毫无痛苦?别傻了,痛苦程度可能超出想象
吃安眠药“自杀”会毫无痛苦?别傻了,痛苦程度可能超出想象
"吃安眠药自杀是一种安静又体面的选择?" 这个流传甚广的说法,实际上是一个致命的谎言。安眠药过量带来的痛苦,可能远超你的想象。本文将为你揭示真相,并提供关键的自救方法。
很多人总觉得,吃安眠药自杀是个安静又体面的选择。因为它没有血腥场面,没有剧烈疼痛,甚至还能像睡着了一样平平静静地离开。
听起来是不是很美好?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你以为的"无痛",其实是一场噩梦的开始
很多人觉得,吃安眠药会是一种安静的结束方式。吃完安眠药,什么痛苦都可以抛开,就像睡一场安静的觉,然后再也不醒来。
安眠药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让你的大脑放松,从而达到助眠或镇静的效果。但神经抑制本质上是粗暴的强制手段。
简单来说,当你服用了大量安眠药时,它强制让你的大脑控制身体器官进行关机。然而,你的大脑并不会立马就进行强制关机,反而会引起全体器官的不适。
首先是中枢神经,它管理着你的呼吸、心跳、消化和身体里的各种感知。一旦神经感受到安眠药的压迫,它会开始摆脱大脑控制。
比如,你可能会出现剧烈的呕吐,这是因为胃在拼命排斥药物,胃部会产生灼烧感,不自主地向外呕吐,排出毒素。
接着,当安眠药进入血液后,它会被快速运输到身体的各个角落。你的肝脏会开始超负荷工作,试图分解药物毒性,甚至会释放更多酶来对抗入侵者。
但肝脏是有限的,它忙不过来的时候,毒素就会开始堆积。这种堆积带来的结果是,你会感到全身不适,血管会传来酸胀、麻木、抽搐等各种感觉。
你甚至可能感觉自己的四肢不再受控制,这是因为神经肌肉连接被打乱,肢体失去协调性。
与此同时,安眠药还会影响你的呼吸。很多人不知道,我们的呼吸是依靠大脑来调节的。当安眠药开始压制这个中枢时,你的呼吸会逐渐变浅、变慢,直到最终完全停止。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窒息感,胸口的闷痛让你挣扎着想喘气,但氧气进不来,全身的细胞因为缺氧开始逐渐死亡。
另外,安眠药的作用还会让心跳变慢甚至停滞。你的心脏会拼命地跳动,试图恢复正常节奏,结果可能反而导致心率紊乱,产生一种像电流短路一样的刺痛感。
心跳减缓也会导致血液流速变慢,全身供血不足,你的皮肤会逐渐变得冰冷,甚至发紫。这种冷感会从四肢蔓延到内脏,直到彻底死亡。
如果你觉得这些反应已经够折磨了,那你可能低估了身体的求生本能。当器官逐渐失去功能时,它们会拼命尝试唤醒你的意识,这就意味着你的身体在死亡的过程中仍然是感知清晰的。
在意识深处,你能感觉到自己被压迫、抽搐、窒息,甚至被撕裂。这种感觉或许持续几分钟,也可能是更长的时间。
如果误服安眠药,如何自救?
安眠药过量使用可能就会变成危险品,如果不小心误服了过量安眠药,及时自救是关键。每一分钟都可能决定结局,所以必须果断行动,注重做好以下4点。
1. 拨打急救电话
误服安眠药后,时间就是生命。不管你觉得自己情况如何,都不要犹豫,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求助。医疗团队的专业设备和处理手段,是应对药物中毒的最强保障。
不要担心打扰到别人,医护人员的工作就是保护生命,而你的任务就是争取时间。
即使当下你还能动、还能讲话,也不要认为自己没事,因为安眠药的作用会逐渐增强,可能几分钟后你就会陷入昏迷状态。
打电话时保持冷静,把服药的时间、剂量和药物名称准确告诉接线员,让救援人员有针对性地准备解救方案。
2. 尝试催吐,排出药物
在药物完全吸收之前,尽可能减少进入血液的剂量是自救的重要一步。如果服药不久,胃里的药物还没有被完全消化,可以尝试通过催吐把药物排出来。
最简单的办法是用手指刺激喉咙深处,让自己产生强烈的呕吐反应。虽然这个过程很不舒服,可能会让你觉得恶心、难受,但这是减少药物进入血液的最快方法。
要注意的是,如果已经感到意识模糊或身体极度虚弱,就不要勉强自己催吐,以免呕吐物反流进气管造成窒息。
3. 保持清醒,不要睡着
安眠药的作用会逐渐抑制大脑,让你越来越困,最终陷入昏迷。这个时候你要尽一切可能让自己保持清醒。
可以通过轻拍自己的脸,用冷水泼在脸上,或者用一些疼痛刺激(比如掐自己大腿的内侧)来提醒大脑保持工作状态。
如果身边有人,可以让他们和你持续对话,避免你陷入深度睡眠。如果感觉头晕或者想倒下,尽量保持半坐姿势,而不是平躺,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
4. 让气道保持通畅,防止窒息
当安眠药开始影响呼吸中枢时,最危险的情况之一就是呼吸道阻塞。这个时候需要尽量保证呼吸顺畅。
尽量把头部侧向一边,这样即使呕吐物涌出,也不会堵住气道。如果你是旁观者,需要持续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呼吸暂停或者喉咙发出怪声,可能是气道堵塞了,需要立即调整患者的头部位置,确保空气能够顺利通过。
珍惜生命:痛苦无法一瞬间终结,唯有面对
当生活中的压力、痛苦和绝望堆积到让人喘不过气时,很多人会想着逃避,甚至幻想用自杀结束这一切。
但事实是,死亡不仅不能终结痛苦,反而可能带来更大的遗憾和未解的困惑。
人体是一个极其精密的系统。每一个器官、每一根神经都在协同工作,维持着我们日常的运转。
正因为如此,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极为强大。即使你下定了决心要放弃它,它也会用尽全力去反抗,自救。
如果自杀未遂,结果往往比死去更让人难以接受。大量安眠药可能损伤你的肝脏、肾脏、心脏甚至大脑,让这些器官的功能再也无法恢复如初。
你可能会因为一次冲动而需要长期接受治疗,甚至依赖医疗设备维持生命。这样的生活质量会大幅下降,而心理上的创伤也会更深。
这些身体的后遗症往往比你试图逃避的痛苦更难以承受,而你最初选择自杀的原因可能因此变得更加复杂,甚至让你陷入更深的困境。
面对痛苦,人类的本能就是逃避。这种心理机制其实是正常的,但关键在于,逃避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身体的痛苦可以通过医疗手段缓解,但心理上的伤痛,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努力去修复。
自杀是一种极端的方式,但它从来不是一种真正的解决方法。它既不能消除痛苦的源头,也不能让你摆脱问题。相反,它可能让你错过本可以改善自己处境的机会。
任何一场心理上的低谷都不会是永恒的。科学告诉我们,人类的情绪波动是有周期性的,哪怕是最严重的抑郁,也会在适当的干预下得到缓解。
很多时候,痛苦的感觉只是暂时的,就像阴天过后总会有晴天一样。对生命的珍惜,意味着承认这种变化的可能性。即使你现在感到绝望,也要相信下一刻的光亮正在某个地方等着你。
结语
生命可不是一场直线竞赛,它更像是一条蜿蜒的山路,有高峰,也有低谷。
低谷的时候可能让你觉得没有希望,但只要你愿意再坚持一会儿,抬头看,你会发现沿途有风景,周围也许还有人愿意陪你一起走,甚至就算没有人,风景本身也值得一看。
所以,别放弃,也别着急给人生画上句号。你觉得世界对你关上了一扇门,可其实窗户也许早已经开着了,只是你还没发现。
每一个今天都可能是一个转折点,而你的故事也许正在写到最重要的那一章。如果痛苦无法一瞬间终结,那就把它当成成长的一部分,把每一次心碎都当成重建自己的机会。
不要急着结束这本书,精彩的章节可能还在后面等着你翻开呢。
参考资料:
1.《每年超 28 万人死于自杀!警惕这 7 个迹象》.腾讯医典.2021-10-10
2.《安眠药自杀没痛苦?别再被欺骗了,真实感受超乎想象》.人民日报.2021-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