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红·山水越野挑战赛(第六站)遵义·习水丨在文化名镇中回望光辉历史
贵州红·山水越野挑战赛(第六站)遵义·习水丨在文化名镇中回望光辉历史
12月8日,贵州红·山水越野挑战赛(第六站)在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开赛。2000余名选手在古镇中奔跑,在赤水河上划艇,在红色文化中感悟,在这场融合了体育与文化的赛事中,展现了新时代的奋斗精神。
从起点奋勇开跑,途经四渡赤水纪念馆,在奔跑中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智慧;骑过中国女红军纪念馆,车轮滚滚,似在诉说往昔的巾帼传奇;再悠然划过赤水河畔,于碧波之上领略山水风光与红色文化的交融;最后跑过习水土城古镇,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中感悟历史的厚重与深沉。
12月8日,贵州红·山水越野挑战赛(第六站)遵义·习水在土城镇开赛,2000余名选手竞速长征路、奋楫赤水河,在这座历史文化名镇回望光辉历史,展现敢于突破、艰苦奋斗、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奋勇向前
以赛事为媒 跨越时空与革命历史对话
滔滔赤水河,多少英雄事。1935年1月,中央红军在土城血战青杠坡、横渡赤水河,拉开了“四渡赤水”战幕,毛泽东在危急时刻,准确把握时机,指挥中央红军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牢牢地掌握了战场主动权,书写了军事指挥生涯的“得意之笔”。
开赛仪式上,贵州省体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华平向亚运会冠军张少琴、亚锦赛冠军陈科宇授旗,激励参赛运动员挥洒激情、突破自我。红色文化讲解员高红芳讲述“四渡赤水”的惊心动魄、出奇制胜,弘扬红军求实创新、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
10时,随着赛事鸣笛声响起,土城古镇承载的红色记忆在选手们的脚步、欢呼和加油声中被唤醒,大家奔跑、骑行经过四渡赤水纪念馆、女红军纪念馆、赤水河谷,挥桨赤水河河道、红军一渡渡口,回望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古镇路上,历史的回响因运动健儿的步伐而铿锵,赤水河上,长征精神因拼搏的汗水而熠熠生辉。本次赛事创新性地融合了划艇项目,让选手们更为深刻地体会到红军的英勇与坚韧,激励他们在赤水河这条奔流不息的红色河流上,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四渡赤水出奇兵,长征精神永传承。通过铁人三项和欢乐跑的方式追忆革命历史,选手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这一运动战典范的“奇”和“勇”,纷纷表示,以赛事为媒,跨越时空与革命历史对话,通过奔跑、骑行、挥桨向伟大光辉的征程致敬,在长征精神的激励鼓舞下,只要坚定信念,一切困难皆会被强大的意志战胜。
跟着赛事学党史,土城红色博物馆群因赛事迎来打卡热。12月7日,前来参赛的选手们陆续报到,纷纷走进一个个红色地标,开启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体育旅游,汲取奋进的力量。
“以前了解红色文化更多是通过书本,今天跟着赛事来到红色历史的发生地,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这让我对四渡赤水的勇气和智慧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参赛选手苏位来的时候,特地去了土城渡口,内心感触良多。他说,如今的赤水河没有了硝烟,但先烈们挥洒的热血与激情依旧流淌,“明天,我也要走向赛场,现在内心充满力量,一定会奋勇争先,像红军战士一样敢于突破。”
贵州省体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华平向亚运会冠军张少琴、亚锦赛冠军陈科宇授旗。
延续赛场激情 选手赛后重走长征路
当天11时30分,随着欢乐跑组别的选手陆续结束比赛,大家在赛事组委会的组织下,向赛事起终点东北方向约5公里外的那片葫芦形山谷进发,踏上当年中央红军走过的红色之路。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杠坡战斗遗址,重温红色历史,在本站比赛中领跑的亚运会攀岩项目冠军张少琴也参与其中,和选手们一起回望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
青杠坡战斗是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进行的第一次大战,并由此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1949年后,习水县土城镇在青杠坡上修建了红军烈士墓,以纪念在青杠坡战斗中英勇献身的红军战士。2008年1月,青杠坡战斗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青杠坡战斗遗址,选手们还未擦干比赛时流下的汗水,又沿着168级台阶拾级而上,一鼓作气来到青杠坡红军烈士墓纪念碑前。19.35米高的纪念碑,仿佛在讲述着1935年发生在这片热土上的那场关键之战。选手们肃穆缅怀,内心备受震撼。
生于习水县的张少琴对土城镇的红色文化历史早已熟悉,但此次在赛后重走长征路,仍给她带来别样的体验。“这次比赛途经多个红色文化场馆,赛后又重走长征路,这其实就是唤醒红色历史记忆的过程,让我对中央红军长征的故事又有了新的理解,给我们的思想和个人发展注入了更高的影响和更大的激励。”张少琴说。
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中,习水县红城跑步协会的多名会员也积极参与其中。该协会会长封月恒表示,虽然大家对青杠坡战斗遗址等红色文化地标都不陌生,但跟着比赛重走长征路尚属首次。“铁人三项比赛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这种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和我们重温的长征精神有相通之处。所以,在参加了比赛之后,再来重走长征路,能对这里的红色文化理解更加深刻,也更有毅力坚持体育运动,获得动力。”
挥桨赤水河河道
赛事特写:
父子师生齐上阵
用脚步丈量长征精神与红色文化
刘健既是遵义医科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的一名老师,也是一名资深的山地户外爱好者,这次比赛,他获得了男子精英组第二名。刘健介绍,遵义医科大学一直高度重视户外体育项目的发展,组建了户外队,参加了国内外各类户外赛事和活动,取得了众多优异成绩。此次贵州红·山水越野挑战赛,他们更是带着对红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山地户外的热爱全力备战。
“贵州红·山水越野挑战赛是我目前参加的铁人三项运动里,有创新、有意义、有感悟的赛事。”刘健点赞道,“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尽管没有每一站都参与,但是我了解到每一站的比赛项目设置结合了当地的山地户外资源,打造了独一无二的山水越野挑战赛,创新又突破了游骑跑的铁人三项模式。”
该组别第一名的获得者直尔石初是刘健的学生,这是直尔石初第二次来到习水土城参赛,他来自四川凉山,目前是遵义医科大学大四学生。“这次比赛距离长、地势险,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辛,也因长征精神激励着奋勇前进,完成比赛,获得了第一。”直尔石初说。
除了得意门生斩获优异成绩外,刘健的儿子刘昌潭也获得了男子大众组第三名。“带着我的孩子和学生们来参赛,就是一种传承红色文化精神的方式。”刘健说,刘昌潭是一名高二的学生,虽然学业紧张,但能让他亲身感受长征精神的内涵,这比任何书本知识都更加生动且深刻。
作为遵义人,红色文化基因对刘健来说是刻在骨子里的。他期待,贵州红·山水越野挑战赛收官之战在遵义举办时,他将带领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去奔跑、去骑行、去畅游,感受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让他们在跨越山水的同时,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将红色基因融入自己的血液,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
跑过四渡赤水纪念馆
解锁冬游贵州新方式
山地户外运动火热圈粉
“特别畅快,我解锁了冬季旅行新方式。在这片土地上奔跑,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振奋。”卢燚作为户外运动爱好者,参赛足迹遍布全国各地,这次土城之旅,他带着妻儿一同参赛,又收获了不同的体验。他说,这里不仅有陡峭的山路和蜿蜒的小径,引领他探寻自然之美、挑战极限,更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让孩子以体育形式参与一场别样的研学,跳脱书本,亲身体验并深刻感悟红军长征的英勇精神。
除了专业选手的赞誉,此次比赛还意外收获了一批游客粉丝。“回去就报名下一站的比赛,跟着赛事去旅行。”听说下一站比赛将在全国最大的杜鹃花景区毕节举办,游客杜昌华充满期待。意外邂逅这场精彩赛事,他认为这种将体育赛事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的创意理念十分新颖,有风景、有趣味、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