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自带的“止鸣穴”,3大穴位,通经络,疏肝气、耳鸣没有了!
人体自带的“止鸣穴”,3大穴位,通经络,疏肝气、耳鸣没有了!
耳鸣是常见的听觉系统疾病,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预示着身体其他系统的健康问题。中医认为,耳鸣多由经络不通、气血不畅所致,而人体自身就藏有缓解耳鸣的“法宝”——三大“止鸣穴”。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些穴位的位置和功效,帮助您通过自我按摩改善耳鸣症状。
《灵枢?口问》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耳朵作为人体重要的听觉器官,与全身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经络不通、气血不畅时,耳部就容易出现耳鸣等异常情况。而人体自身就藏有缓解耳鸣的 “法宝”——3 大 “止鸣穴”。
翳风穴
此穴位于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翳风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三焦经主气所生病,调节三焦之气对于耳部气血的通畅至关重要。
按摩翳风穴,可以疏通耳部经络,使气血上达于耳,改善耳鸣。就如同打开了一条通往耳部的气血通道,让耳部重新获得滋养。
听宫穴
听宫穴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它是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小肠经“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与耳部直接相连。经常揉按听宫穴,能够调节小肠经气血,增强耳部功能。
《针灸甲乙经》记载:“听宫,在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刺入三分,灸三壮。” 这表明了听宫穴在耳部相关病症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 1、第 2 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若肝气郁结,则易化火生风,上扰清窍,导致耳鸣。通过揉按太冲穴,可以疏肝理气,使肝气调达,风邪自息,从而缓解耳鸣症状。
《黄帝内经》提到:“肝病者…… 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 可见肝脏与耳部健康密切相关,调节肝经气血对于耳鸣的改善有着深远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闲暇之余,用手指轻轻揉按这三大穴位。每次按摩以穴位产生酸胀感为宜,
每个穴位按摩 2 - 3 分钟,长期坚持,疏通经络,疏肝理气,让耳鸣逐渐消失
,还耳部一个清净的世界,重拾健康的听觉体验。这就是中医的奇妙之处,通过人体自身穴位的调节,达到缓解病症的效果,展现出中医整体观念和经络学说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