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多动症共患病之一:对立违抗障碍
ADHD多动症共患病之一:对立违抗障碍
作为A娃,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同时期还会出现合并其他精神健康的问题,也就是ADHD共患病。
共患病可以是一种障碍引起另一种障碍,也可以是独立存在的两种障碍。有的在ADHD成为问题之时或者之前就已经给出现,有的可能是由于ADHD本身和它带来的频繁挫败感所致。
《多动症的心理研究与矫治》第五章指出:“调查发现,50%-80%的ADHD儿童伴发有一种或多种共患病”。
《ADHD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家长指南》第九章指出:“有50%-60%的ADHD患儿至少有一种共患病。超过10%的ADHD患儿有3种以上共患病”。
在我国,单纯的ADHD患者仅为28.1%。
常见的ADHD共患病种类如下
①共病对立违抗障碍,孩子会表现出显著的违抗、不顺从和挑衅行为。
②共病品行障碍,这类孩子会有更为严重的行为问题,出现与其年龄不相符合的违反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反复的攻击、破坏行为等。
③共病焦虑、抑郁障碍,以过分焦虑、担心、害怕为主要表现,伴随出现相应的认知、行为改变和躯体症状。
④共病抽动障碍(Tourette综合征)
⑤共病孤独症谱系障碍。
⑥共病物质使用障碍,即物质滥用,例如酒精依赖。
⑦共病学习障碍,包括阅读障碍、计算障碍、拼写障碍等。
⑧共病双向障碍,是指情绪高涨和低落反复、交替发作,进而出现狂躁和抑郁两种状态。
从另一种角度讲,ADHD共患病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合并行为上的问题,例如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等。另一种是合并情绪问题,例如由于学业、工作压力等,而出现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物质使用障碍等。
所以,作为ADHD儿童的家长,我们不仅要了解、熟知ADHD知识,还要了解ADHD合并症的问题,以便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妥善处理问题。
在多位家长的交流中发现,相当比例的ADHD儿童合并对立违抗障碍。实际上,大约有40%的ADHD孩子同时患有对立违抗障碍(ODD),对立违抗的定义包括以下持续性表现:“消极、对立、不服从、对于权威人士的敌对行为”。
因此,他们常常表现为极端固执、不遵守规则,以及与老师、父母争辩。另外带有冲动、多动症状的A娃最常表现出这类攻击性和反击性。(牛津科普读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P94)
如果对立违抗障碍处理不好,这些症状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糟糕,有的孩子会升级为品行障碍(CD),行为表现有违反规矩、打架、虐待动物、恃强凌弱、撒谎、偷窃、离家出走、逃学等,严重时还会导致违法犯罪行为。
在深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学困生”援助项目组邀请杜蔚老师的《家长如何应对孩子学习困难》讲座中提到,“少管所的孩子,有75.5%在校期间有学习困难、多动症问题”。
这个数据虽然可能有夸大的成分,但也从侧面说明,ADHD已经慢慢演变成一个社会问题,如果没有尽早进行有效干预与治疗,这类孩子会有更大的几率进派出所、少管所。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坚持做ADHD知识科普的原因,希望更多的ADHD孩子能被老师看见、被父母理解、被社会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