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发现距地球20光年可能支持生命的系外行星
天文学家发现距地球20光年可能支持生命的系外行星
图源:IAC
天文学家最近确认了一颗距离太阳系仅20光年的系外行星HD 20794 d,这颗行星位于其恒星的适居带内,质量约为地球的六倍,绕着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行。尽管这颗行星是否能够孕育生命仍存在争议,但这一发现无疑令人振奋,它表明未来太空任务有可能直接拍摄到这颗行星的图像。
我们目前对适居性的理解还很有限,但根据已知的生命形式来看,液态水似乎是所有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寻找适居系外行星时,液态水的存在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一颗行星离恒星太近,表面的液态水会因高温而蒸发;如果距离太远,水则会完全冻结。每颗恒星周围理论上都存在一个适合液态水存在的轨道范围,这个范围被称为“适居带”。
HD 20794是一颗值得关注的适居行星候选者的母恒星,它是一颗类似太阳的黄矮星,但体积稍小且年龄较大,这意味着它正处于氢融合的稳定阶段,并且有足够的时间让其周围的行星轨道趋于稳定。2011年,天文学家首次在HD 20794周围发现了三颗系外行星,但由于信号过于微弱,进一步获取相关信息变得相当困难。直到2022年,科学家才在这颗恒星的光谱中发现了微弱的周期性摆动。为了确认这一发现,科学家甚至动用了欧洲南方天文台的ESPRESSO仪器进行额外观测。经过详细的数据分析,这颗系外行星终于得到了确认。
HD 20794 d的最低质量约为地球的5.82倍,半径约为地球的1.7-2.1倍,公转周期约为648个地球日,且正好位于恒星的适居带内。然而,这颗行星的适居性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例如,如果它的轨道是椭圆形的,那么它可能只有部分时间位于适居带内,在远日点时可能会进入极寒区域,导致水分完全冻结。此外,天文学家目前尚未测定这颗行星的确切半径,因此无法计算其平均密度。密度是决定行星组成的关键指标:如果半径较小,它可能是一颗岩质的“超级地球”;如果半径较大,它可能是一颗拥有厚重大气层的“迷你海王星”。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表示,他们非常期待听到其他科学家对这颗新发现行星的见解。这项研究发表在《天文与天文物理学》期刊上,由于这颗行星是目前已知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且具有独特的轨道特征,因此引起了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