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收益率跌破2%,经济低速发展下,普通人该如何理财?
国债收益率跌破2%,经济低速发展下,普通人该如何理财?
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近期跌破2%,创下2002年4月以来的新低。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也对普通人的投资理财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去年12月初开始,10年期国债收益率早盘跌破2%,创2002年4月以来新低。
国债收益率与经济增长预期
国债收益率,和我们普通人钱包里的钱,到底有什么关系?
在这里我要告诉你,看懂国债,才是保住我们钱包的前提。
为什么呢?因为国债收益率实则可以被理解为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一种预期体现,当经济预期向好,伴随通货膨胀,利率攀升,国债收益率亦随之升高;反之,经济预期不佳时,国债收益率便会走低。这和我们的钱包是息息相关的。
国债收益率的影响因素
国债收益率,通常指的是到期收益率,是指投资者持有国债至到期时,可以获得的年化收益率。简单说,看的就是你买了国债一直拿到期能赚多少钱。
举个例子,如果你花100元买了一张一年期、利率为2%的国债,一年后国债到期,你一共将获得102元,这多出来的 2元就是你的到期收益。那么这时候的收益率就是2%,和国债的利率一样。
这说明,到期收益率不仅仅取决于票面利率,还与购买时的价格、持有期限等因素有关。
然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债券收益率和债券价格的关系。这俩是反着来的,意思就是说,当债券价格上升时,债券收益率下降;债券价格下降时,债券收益率上升。
就像经济不稳定的时候,好多人都想投资国债,那就有人愿意出高价从别人手里买,本金花得多了,到期收益率自然就降了。反过来,市场需求弱的时候,国债价格降,收益率就升。
所以,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首次跌破2%,其实意思就是十年期国债价格创2002年4月以来的新高。
也就是说,现在许多人都想投资国债,债券市场进入了牛市。大量资金如潮水般涌入债市,推高了债券价格,形成了所谓的“债牛”现象。
但这可不是国家想看到的。资金都跑到债市去了,就没进股市、消费或者房地产这些对经济增长更有潜力的地方。从国家的角度看,这可不是个好信号。
另一方面,这说明市场觉得中国经济得靠长期低利率来刺激,这和政府希望经济健康发展的想法不一样啊。政府肯定是想让经济全面复苏、快速增长,不是让资金光在金融市场打转。
要知道,国债交易涉嫌违规,为了打击债市的投机行为,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查处农商银行等机构。8月初,农商银行和四大行之间出现了激烈的多空对决:农商行持续买入,而四大行则大量卖出。政府查违规,就是想让市场别这么疯狂,让资金流到能推动经济增长的地方去。
到了9月,货币政策的一套“组合拳”一度推高了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但随后又回落。这种短期的政策效应虽然立竿见影,但长期来看,市场信心的恢复依然遥遥无期。这就好比你给一个生病的人吃了一颗止痛药,当时可能不疼了,可病根儿还没除掉呢。
政策的反复无常,使得投资者对未来更加谨慎。尽管政府试图通过多种手段来调控市场。像降存款准备金率、降利率来刺激经济。可这些政策都是刚开始还行,时间长了效果就没那么好了。
债券收益率下降的原因
那什么近期债券收益率又下降了呢?这里面既有短期因素,也有长期因素。
短期因素上,市场上有传闻说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要受限了。这消息一传开,大家就都觉得无风险利率下降那是迟早的事儿,一阵风吹得债券价格又往上走了。
再加上年末资金“抢跑”现象,基金和保险资金提前布局,都想在年末这个时候占得先机,这么一折腾,就进一步推高了债券价格。
长期来说,市场对 “宽货币” 政策的预期越来越强,也是推动债券价格上升的关键原因。大家都觉得低利率政策会一直有,所以都愿意买债券,价格就涨了。
还有,全球经济不稳定,好多投资者为了安全,都把钱投到债券市场了,从而推高了债券价格,导致压低了收益率。
低利率环境下的经济影响
那么现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意味着什么?
从历史数据来看,美国在1953年到2011年期间,利率从未低于2%,即使在低于2%的几年,也很快又恢复到了4%以上。而日本从1998年开始,利率才长期低于2%。
那低利率会导致什么,日本在1998年十年期国债利率长期低于2%之后,经济增长就进入低速通道。而德国在2012年利率降到2%后,GDP增长也保持在2%以下。
这些例子说明,低利率环境下,经济增长会变慢,企业投资少了,消费也少了,经济就一直在低速发展。
普通人如何应对低增长环境
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当前的市场环境需要更加谨慎。别看着债券市场热闹就一股脑地冲进去,与其冒高风险投资,不如优先选择存款或提前还款,以确保资金的安全和稳定。
低增长并非世界末日。在低利率环境下,市场仍有增长潜力。关键是要理性应对市场变化,不悲观,也不盲目乐观。
我们需要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低增长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在这种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并不断调整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