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翻译:挑战与机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翻译:挑战与机遇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21121796_121124216/?pvid=000115_3w_a

在当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文学翻译的未来方向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作者葛颂和王宁从专业角度出发,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文学翻译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他们认为,虽然机器和人工智能翻译在某些方面具有优势,但文学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再创造活动,其独特价值仍然无法被完全替代。

作者简介

葛颂,博士生,研究方向:典籍英译,翻译理论与实践;

王宁(通信作者),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作者邮箱:wangn22@sjtu.edu.cn

摘 要

在当前的翻译界和翻译理论界,谈论机器和人工智能翻译者大有人在,不少人对其可能带给人工译者的挑战倍感忧虑,认为传统的人工翻译迟早会被新兴的机器和人工智能翻译所取代。但是本文作者却对之抱有较为乐观的看法。本文作者认为,文学翻译需要极高的天赋,如果说文学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再创造,那么理论的翻译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跨文化、跨学科的再现、阐释和重构。一些独具理论创新特色和独特风格的人文学术大师的著述也是不可复制的,他们的理论在绝对意义上甚至是不可译的。优秀的译者只能在相对准确的层次上翻译其理论的基本意义,但其微妙且有争议的深层意义则无法用另一种语言准确地再现。因此就这一点而言,文学作品的人工翻译在未来仍将占有一席之地,文学翻译家的工作不会全然被机器和人工智能所取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