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撞击概率提升 引发社交媒体热议
小行星撞击概率提升 引发社交媒体热议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期对编号2024 YR4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进行了调整。18日,该概率被调高至3.1%,使这颗小行星成为有观测记录以来撞击地球概率最高的小行星之一。然而,次日这一概率又被下调至1.5%。这种波动引发了社交媒体上的广泛讨论。
这颗小行星最初由智利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最后警报系统”望远镜于去年12月27日发现。根据其运行轨道推算,它将在2032年12月22日接近地球。随着各国科学家持续观察,撞击概率一度升至3.1%。幸运的是,NASA在19日将概率下调到1.5%。欧洲航天局则预测其撞击概率为2.8%。不同机构的预测值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使用的观测设备精度、数据处理能力和算法的不同。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解释说,评估小行星威胁主要通过大型光学望远镜和雷达系统等天文观测设备来测定轨道参数,并运用天体力学的方法和相关算法预测其未来轨迹。小行星可能受到其他天体引力摄动等因素影响而改变轨道,因此相关机构会不断更新评估数据。此外,还需要分析小行星的大小、形状、成分和自转特性,以更准确地预测其轨道和撞击效果。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024 YR4直径约40-90米,如果真的撞上地球,不会造成类似恐龙灭绝级别的灾难,但足以摧毁一个中型城市。天文学家估计,这颗小行星可能撞击的范围包括东太平洋、南美洲北部、大西洋、非洲、阿拉伯半岛及南亚等地。欧洲航天局表示,目前对其撞击风险的评估可能仍然偏高,因为还不确定其部分关键特征。莫伊斯尔也表示,暂时不需要对“小行星撞击地球概率升高”感到惊慌。
庞之浩还提到,国际上有一定的统一标准和合作机制来评估小行星对地球的威胁,如国际小行星预警网和空间任务咨询小组。现有观测数据显示,2024 YR4为细长形状,可能是石质。目前这颗小行星距离地球约5100万英里,正在远离地球。今年4月之后,地面望远镜将难以探测到它。不过,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已获准紧急使用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精确测量小行星发出的热量,从而更清楚地了解其大小和表面成分。
尽管距离2032年还有7年时间,但天文学家警告称,留给人类的准备时间可能不够充分。小行星防御难度极大,首先是因为小行星体积小、反射率低且距离地球远,很难被提前发现。其次,小行星的轨道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频繁,需要长时间持续观测才能更精确地确定其轨道。最后,人类针对小行星的防御准备也需要大量时间和资源。
对于如何抵御可能的小行星撞击,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方法。其中包括通过地面望远镜和太空望远镜监测近地天体,发射航天器撞击小行星改变其轨道,利用航天器引力牵引小行星,以及在安全距离内引爆核装置等。这些方法各有优劣,有些已经得到实际验证,但也存在一些技术和环境方面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