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率突破30%!联合疗法开启乙肝治疗新时代
治愈率突破30%!联合疗法开启乙肝治疗新时代
乙肝病毒。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所长、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教授侯金林团队在乙肝治愈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团队与合作者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的研究成果显示,采用联合病毒抑制和免疫激活双重策略,乙肝治愈率首次突破30%大关。同时,团队还研发了乙肝"金牌"评分系统,可提前19个月预测乙肝治愈。
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2022年约有2.54亿人感染乙肝,130万人死于病毒性肝炎。中国是全球乙肝负担较大的国家,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一般人群(1~69岁)中约有7500万乙肝患者。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统计,目前我国慢性乙肝的诊断率和临床治愈率分别仅为22%和15%。
慢性乙肝的理想治疗目标之一是达到临床治愈,也叫功能性治愈,指停止治疗后仍能保持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伴或不伴抗-HBs(乙肝核心抗体)出现,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肝脏生物化学指标正常,但肝细胞核内可能仍存在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
侯金林团队开展的Piranga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适应性、开放标签的2期临床试验。研究纳入了159例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所有患者既往接受核苷(酸)类似物单药治疗至少12个月。研究人员将患者随机分配接受不同药物组合治疗,整个治疗包含48周治疗期和48周随访期。
研究结果显示,对于HBsAg水平低于1000 IU/ml的患者,采用200mg Xalnesiran+180μg聚乙二醇干扰素α的治疗方案,治疗结束后24周HBsAg阴转比例可达23%。这一突破性进展为慢性乙肝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此外,侯金林团队和樊蓉团队还研发了乙肝"金牌"评分系统。该系统基于对近1万名慢性乙肝患者的长期随访数据,采用全新纵向判别分析算法,平均能够提前19个月精准预测乙肝治愈的发生。研究显示,使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5年后,优势人群中有29%可实现乙肝治愈。
专家指出,未来10年是乙肝功能性治愈的关键期,应采用新策略与新技术,推动乙肝治愈研究取得更大突破,并将中国成果与经验惠及全球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