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巴琉璃:夏尔巴人的独特文化遗产
雪巴琉璃:夏尔巴人的独特文化遗产
雪巴琉璃珠,又称为夏尔巴珠,英文名为Sherpa glass bead,是亚洲喜马拉雅山腰之雪巴族人(Sherpa)自十七世纪起仿红色、粉红色珊瑚所制造的一种珠子。
要了解雪巴琉璃珠,先得从它的主人——夏尔巴人入手。夏尔巴人,又称雪巴人、谢尔巴人,是尼泊尔和印度的山地民族,居住在喜马拉雅山脉中尼边境的几个跨国民族中,其中世界闻名的夏尔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这些夏尔巴人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国度,但他们在如此漫长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始终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夏尔巴人至今仍属中国的未识别民族之一,他们深居深山老林,过去几乎与世隔绝,后来因为给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各国登山队当向导或背夫而闻名于世。可以说,是珠穆朗玛峰让世界认识了夏尔巴人。
夏尔巴人的面貌融合了多个民族的特征,你可以在他们的脸上看到藏族人的棱角,尼泊尔人的柔美,还有汉人的圆润,这使得确定真正的夏尔巴人容貌变得困难。目前较为科学的考证认为,夏尔巴人的祖先是西夏王朝的党项族人,后来西夏覆灭,他们的后代一路逃到了喜马拉雅山深处。由于人口较少,夏尔巴人被列为藏族的一个分支,至今未被中国识别。
夏尔巴人和藏族一样,以珠配为主,从古代西藏到现代,珠佩一直被视为财富,这不是象征的价值,而是实实在在的商品价值。在历史的每个时代,珠子与牛羊、粮食、日用品之间,都有个等价的交换值。游牧民在必要时,可以用货真价实的珠子来交换日常生活必需品。在藏地人看来,珠子比货币更值得信任,这种普遍的价值观,在习惯了银钱交易的内地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
雪巴琉璃珠是夏尔巴民族的一大特点。雪巴琉璃珠制作工艺在清代盛世达到顶峰,到清中期逐渐失传。夏尔巴琉璃珠(Sherpa glass bead)是国际珠界以西藏尼泊尔地区夏尔巴人特别命名的一种清代琉璃珠,多为红色仿阿卡珊瑚色,少部分为黄蓝黑白四色。
雪巴琉璃珠的特征:
- 纹路统一为压制纹,每一颗都带有压制线,与其他合模纹琉璃和搅胎纹琉璃所区分。
- 多数不透明(极少部分半透明),表面呈砂烁感,表面有小坑洼岁月之痕。
- 形状多样,常见圆鼓形、桶珠形、橄榄形、枣形,其余圆珠形、四棱形、六棱形、八棱形、长管形、方形、瓜珠形等虽然稀少但仍有部分存世。上下两面成平面或凹面。
- 珠子的直径大都在6mm-25mm范围内,为正宗藏传老珠。
真正的夏尔巴琉璃珠的存世量或许少于藏传老南红珠。国际珠界公认只有1900年前的雪巴珠才是真正的雪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