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做了肠镜却读不懂肠镜报告,为您解释肠镜报告中常见的“关键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做了肠镜却读不懂肠镜报告,为您解释肠镜报告中常见的“关键词”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35871935_121124695/?pvid=000115_3w_a

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但面对报告单上的一连串专业术语,很多人会感到一头雾水。本文将为您解读肠镜报告中常见的几个关键词,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检查结果。

张阿姨近来腹部总感不适,时而胀如鼓,却又难以排气。忍耐多日后,症状并未缓解,家人急忙带她前往医院。医生建议进行肠镜检查,十几分钟后,一份满是专业术语的肠镜报告单递到了张阿姨手中。望着那些陌生的词汇,她一脸茫然,只认得寥寥几字,其余的犹如天书,让她倍感焦虑。

“这上面的‘息肉’‘糜烂’是什么意思?严重吗?”张阿姨焦急地询问医生。其实,像她这样对肠镜报告一头雾水的人并不少见。那些专业术语确实让人难以捉摸。

今天,我们就借张阿姨的经历,为大家解读肠镜报告中常见的几个关键词,让这份报告不再“难懂”。

首先,来说说肠镜报告中的“息肉”。张阿姨的报告上明确写着:“直肠息肉,大小约0.5cm,建议切除。”看到“息肉”二字,她顿时紧张起来。医生耐心解释:“别紧张,‘息肉’在肠镜检查中很常见,多数人都会有。大多数息肉是良性的,但部分息肉若长期不处理,有癌变风险。您的息肉很小,切除后定期复查即可。”

息肉

息肉是肠镜报告中最常见的术语之一。它是指肠道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组织,形状多样,可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息肉的大小不一,小的只有几毫米,大的可达数厘米。根据组织学特点,息肉可分为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等类型。

糜烂

“糜烂”是肠镜报告中另一个常见的术语。它指的是肠道黏膜表层的损伤,通常表现为局部黏膜的红肿、充血和溃疡。糜烂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感染、炎症、药物刺激或机械损伤等。轻度糜烂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配合药物治疗,可以逐渐恢复。但如果糜烂面积较大或伴有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溃疡

溃疡是肠镜报告中较为严重的发现之一。它是指肠道黏膜深层的缺损,通常伴有炎症和组织坏死。溃疡的形成可能与感染、炎症、免疫反应或肿瘤等因素有关。溃疡的治疗需要根据其原因和严重程度来确定,可能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和手术治疗等。

肿瘤

“肿瘤”是肠镜报告中最令人担忧的词汇之一。它指的是肠道黏膜或黏膜下层的异常增生组织,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不会侵犯周围组织,也不会发生转移。而恶性肿瘤则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是肠癌的主要表现形式。如果肠镜报告中提到“肿瘤”,应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结肠袋

结肠袋是正常肠镜报告中常见的描述。它是指结肠黏膜向肠腔内突出形成的袋状结构,是结肠的正常解剖结构。结肠袋的存在有助于增加肠道的表面积,促进食物残渣与肠壁的接触,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如果肠镜报告中提到“结肠袋清晰”,说明肠道结构正常,没有明显的病变。

充盈缺损

充盈缺损是肠镜报告中描述肠道形态异常的一个术语。它指的是在充气或充液的肠道中,某一部位出现的局部凹陷或缺损。充盈缺损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肿瘤、息肉、炎症或狭窄等。如果肠镜报告中提到“充盈缺损”,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

黏膜粗糙

“黏膜粗糙”是肠镜报告中描述肠道黏膜状态的一个术语。它指的是肠道黏膜表面失去正常的光滑状态,出现颗粒状、结节状或不规则的改变。黏膜粗糙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炎症、感染、肿瘤或营养不良等。如果肠镜报告中提到“黏膜粗糙”,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

通过以上解读,相信您对肠镜报告中的常见术语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如果在检查后拿到报告单,发现自己有上述情况,不要过于紧张,及时与医生沟通,根据医嘱进行相应的治疗和随访即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