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进口关税的历史变迁是怎样的?
汽车进口关税的历史变迁是怎样的?
中国汽车进口关税经历了多次重要调整。从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120%-150%,到2006年最终降至25%,这一政策演变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
汽车进口关税的历史变迁经历了多次重要调整。上世纪 80 年代以前,我国整车进口关税税率高达120%-150%,并且还加征了80%的进口调节税。
1986 年起,汽油轿车排量超过 3.0 升的进口关税税率为220%,排量 3.0 升以下的税率为180%。
1994 年 4 月 1 日,我国首次下调了进口汽车关税。排量 3.0 升以下的轿车关税降至110%,3.0 升及以上降至150%。
此后,关税逐步降低。1997 年 10 月 1 日,排量 3.0 升以下的进口汽车关税税率降至80%,3.0 升以上降至100%。
2001 年 1 月 1 日,排量 3.0 升以下的进口汽车关税税率进一步降至70%,3.0 升及以上降至80%。
2002 年 1 月 1 日,排量 3.0 升以下的进口汽车关税税率降至43.8%,3.0 升及以上降至50.7%。
2003 年 1 月 1 日,排量 3.0 升以下的进口汽车关税税率降至38.2%,3.0 升及以上降至43%。
2004 年 1 月 1 日,排量 3.0 升以下的进口汽车关税税率降至34.2%,3.0 升及以上降至37.6%。
2005 年 1 月 1 日,关税降至30%,并取消了进口汽车配额许可证制度。
2006 年 1 月 1 日,进口汽车关税进一步下调至28%,7 月 1 日最终降至25%,同时进口汽车零部件的关税税率降至10%。
我国对进口汽车征收较高关税的初衷是扶持国产汽车崛起,阻止大量国外汽车涌入,并促使国外汽车企业与国内建立合资品牌。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汽车产业的发展,关税逐步降低,与国际市场接轨。
本文原文来自汽车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