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开办费的后期账务处理办法详解
公司开办费的后期账务处理办法详解
公司开办费的账务处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企业筹建期间和开业初期。本文将详细介绍公司开办费的后期账务处理办法,包括筹建期间的各项费用发生时的会计处理,以及公司开业后的账务处理方法,并对递延资产的概念、分类及其会计处理原则进行深入解析。
筹建期间的账务处理
在企业筹建期间,各项费用的发生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公司开业后的账务处理
企业开业后,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需要进行递延处理,分期摊销。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借:递延资产-开办费
贷:开办费
递延资产的概念与分类
递延资产是指本期不能一次性记入损益,应在以后年度分期摊销的费用。递延资产实质上是一种费用,但由于这些费用的效益要期待于未来,并且这些费用支出的数额较大,是一种资本性支出,其受益期在一年以上,若把它们与支出年度的收入相配比,就不能正确计算当期经营成果,所以应把它们作为递延处理,在受益期内分期摊销。
通常,递延资产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待摊费用等。
常用的二级科目
开办费:已在上述内容中详细说明。
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企业从其他单位或个人租入的固定资产,所有权属于出租人,但企业依合同享有使用权。通常双方在协议中规定,租入企业应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并承担对租入固定资产进行修理和改良的责任,即发生的修理和改良支出全部由承租方负担。对租入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不构成固定资产价值,其会计处理与自有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无区别。对租入固定资产实施改良,因有助于提高固定资产的效用和功能,应当另外确认为一项资产。由于租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不属于租入企业,不宜增加租入固定资产的价值而作为递延资产处理。
租入固定资产改良及大修理支出应当在租赁期内分期平均摊销。
- 长期待摊费用
是指开办费和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外的其他递延资产。包括一次性预付的经营租赁款、向金融机构一次性支付的债券发行费用,以及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等。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期限均在一年以上,这与待摊费用不同,后者的摊销期限不超过一年,所以列在流动资产项目下。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公司开办费的后期账务处理办法以及递延资产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