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玉文化:中华文明的瑰宝与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玉文化:中华文明的瑰宝与传承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15575226_122045615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玉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精神象征。从史前时期的简单雕琢,到皇权时代的尊贵象征,再到儒家文化的道德载体,玉不仅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兴衰变迁,更深深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玉出东山获奖作品松泉高逸

史前时期的玉文化萌芽

在遥远的史前时期,生产力低下,人类审美能力初启,然而对美的追求却从未停歇。长江中下游的史前先民们,运用勤劳与智慧,发现了美石,开采了美玉,并因材制器,雕琢出一件件富有原始艺术特色的史前玉器。这些玉器虽然材质简单,工艺粗糙,却标志着人类对美的初步认知和审美能力的提升。从最初的假玉到真玉的识别与运用,史前先民们对玉的认识和利用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些玉器不仅体现了史前先民的审美观念,更成为了他们宗教信仰和权力结构的重要象征。

皇权时代的玉文化繁盛

进入秦汉时期,玉器成为了皇权的象征,皇帝们对玉器的制作和使用尤为重视。秦始皇时期,玉器成为了皇帝专用的器物,汉代更是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和制造玉器,使得玉器的制作和使用更加普及。在汉代,玉器不仅是皇权的象征,更是封建等级制度中的重要标志。皇帝们通过法律和规定等方式,进一步强化了玉器在封建等级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玉器不仅造型精美,工艺精湛,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成为了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儒家文化的玉德传承

孔子时代,儒家文化兴起,儒家所推崇的德行与可观、可闻、可食、可佩的玉器联系在一起。孔子将玉的物理性质与儒家的道德观念相结合,大谈特谈了玉之天、地、仁、义、忠、信等美德,极力宣讲玉含天地威仪、玉孕治国之德。在孔子所倡导的这一儒家赏玉思想下,玉石之论不仅入于典章,更被推崇至极,直接奠定了后世文人和百姓对玉的情感基础。对于尊崇儒术的国人来说,佩玉不再只是简简单单的配饰,而是德佩,是对自身言语行为的一种修养和警醒。儒家思想带动了民间君子文人佩玉行为的盛行,而玉文化则让儒家文化得以在民众间广泛传播。从周代开始,直至明清时期,甚至到今天,佩玉、赠玉都被视为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再现,发挥着“人执以见”和“以玉为礼”的功能,充分展现了中华礼乐文明的特征。


玉出东山获奖作品松泉高逸

百姓生活中的玉文化

玉文化不仅存在于皇权时代和儒家思想中,更深深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作为文物的玉器,它是历史的载体和见证,有着不可复制的唯一性。玉器从作为美化生活的装饰品到简单的生产工具,然后融入各种礼制内容,被人格化、道德化,继而被看成是财富的象征、宗教图腾的崇拜。在民间,玉器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吉祥、平安、幸福的象征。人们常常将玉器作为传家宝,代代相传,以祈求家族的繁荣和幸福。

和田玉的独特魅力

在和田玉作为中国玉器的代表玉材,具有温润坚密、莹透纯净、洁白无瑕的特点。其中,羊脂玉是和田玉中的宝石级材料,是白玉中质纯色白的极品,非常珍贵。和田玉以其独特的色泽和质地,赢得了无数人的喜爱和追捧。无论是冰底阳绿、糖白玉,还是哑光菠菜绿、白加绿等品种,都各有其独特之处,让人爱不释手。


玉出东山获奖作品松泉高逸

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弘扬中国传统玉文化的同时,我们还应加强对和田玉的研究和开发。在设计制作和田玉器的时候,要发挥古代玉器的传统,同时结合现代工艺技术,在反映玉质美的基础上,重视造型的典雅和风格。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东方艺术中这朵玉器奇葩开放得更加娇艳美丽。

玉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和传承,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变迁,更深深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让我们共同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玉文化的精神内涵,让它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