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巨震这一年:马云回归后的重大变革
阿里巨震这一年:马云回归后的重大变革
2024年3月26日,是马云回归阿里巴巴一周年的日子。这一年,阿里巴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组织巨震:从"1+6+N"的组织分拆,到核心管理层的大换血,再到业务战略的重大调整。这一切变革,都在向外界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阿里巴巴正在重新出发。
马云 摄影:邓攀
人事洗牌:老将退场,新秀登场
在马云回归后,阿里巴巴的最高权力中枢发生了重大变化。蔡崇信和吴泳铭分别担任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和CEO,这两人都是马云创业初期的核心成员。
蔡崇信:1999年,蔡崇信辞掉年薪580万元的工作加入阿里,帮助注册公司、制定股份制度,并在融资谈判中为阿里争取到重要权益。可以说,蔡崇信是马云背后"最重要的男人",也是阿里巴巴的"财神"。
吴泳铭:作为马云最忠实的追随者,吴泳铭全程参与了阿里的技术发展,从淘宝网技术总监到支付宝首席技术官,再到阿里健康董事长。吴泳铭对马云的决策几乎照单全收,是一位愿意冲锋陷阵的实干家。
在他们之下,一批老将陆续退出一线。张勇、戴珊、俞永福、侯毅等陪伴阿里高速成长的功臣,以一种体面的方式告别。与此同时,吴泳铭推动管理团队年轻化改革,新管理层中大多是80后。
值得注意的是,新任管理层中不少是CFO出身,如盒马CEO严筱磊和蚂蚁集团总裁韩歆毅。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具有资深财务背景的高管能够更专业地决策资本结构和融资成本。
战略调整:聚焦核心业务,退出非核心资产
马云回归后,阿里巴巴的战略方向发生了重大转变。最显著的变化是从"分拆上市"转向"聚焦主业"。
分拆遇冷:盒马IPO计划遇冷,阿里云重新回归母体,菜鸟推迟上市。这些变化表明,阿里巴巴将从完全的分拆转为"分而不散"。
聚焦核心:阿里巴巴明确将核心电商业务(淘天、国际商业)和智能云业务作为战略重点。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阿里巴巴员工数为21.9万人,而拼多多仅有1.3万员工,约为阿里的1/17,其人均创收是阿里的4倍左右。
退出非核心:阿里巴巴正在考虑出售银泰商业,盒马、大润发也传出被收购的消息。组建资产管理公司,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解决自营业务铺得太广的问题。
市场竞争:与拼多多的较量
在与拼多多的竞争中,阿里巴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2023年拼多多营收2476亿元,净利润600.3亿元,均较上一年增长90%。而阿里巴巴的核心电商业务增速却弱于中国电商大盘增速。
面对挑战,阿里巴巴在马云的授意下开始"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具体措施包括营销精简、加大内容化投入、需求侧改革等。但能否重获用户和中小商家的支持,还需要时间检验。
未来展望:创始人回归带来的信心
马云回归后,不仅在组织架构和战略方向上进行了重大调整,还在股权结构上做出了重要改变。目前,马云已取代软银成为阿里巴巴最大股东,这是近25年来首次由中国股东持有阿里巴巴最大股份。
马云用过去一年表明了他依然不惧怕失败,依然具有将阿里推倒重来的勇气。尽管马云不再年轻,但他的回归无疑为阿里巴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