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部湿疹反复发作,这2点要做好!
预防手部湿疹反复发作,这2点要做好!
手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工作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手部湿疹的病因、症状以及预防措施,帮助您更好地保护手部皮肤健康。
手部湿疹是一类发生于手部的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原发皮损,以及糜烂、渗出、鳞屑、结痂、苔藓样变、角化过度、皲裂等继发皮损,伴有或无瘙痒等症状。由于临床表现多样、病因复杂、病程迁延等特点,且手部与外界环境接触频繁,因此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心理状态造成严重影响。国外研究报道一般人群发病率5‰至8‰,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手部湿疹的病因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外源性因素
外源性因素多为接触因素和机械损伤,包括:
- 接触性变应原,如金属制品(镍、铬、钴)、天然橡胶、芳香剂、食物蛋白(生肉、动物内脏、谷物)等。
- 接触性刺激物,如酸、碱、有机溶剂或其他化学制品等强刺激物,或水、肥皂、洗涤剂、机油、印刷品等弱刺激物。
- 机械损伤,如外伤、搔抓、长期摩擦等。
内源性因素
内源性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特应性体质、精神状态、激素水平、机体免疫状态、微量元素变化等。超过半数的患者由职业接触导致,见于长期接触机械润滑油、有机溶剂的工人,频繁洗手、接触消毒剂的医务人员,长期接触洗涤剂、长期湿水的家庭主妇,接触洗发水和染发剂的理发师以及接触水泥等材料的建筑工人等。特应性体质在内源病因中占主导地位,有特应性皮炎病史者患手部湿疹的风险显著高于无AD病史的人群。
手部湿疹常常反复发作并难以治愈,因此健康教育及完善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预防的重点是手部皮肤保护,避免接触刺激物/变应原,加强润肤保湿。皮肤屏障受损是手部湿疹反复发作的中心环节,加强润肤可有效促进屏障功能恢复,是手部湿疹的基础治疗。
对于工作中频繁接触变应原、刺激物以及长期湿手作业的人群,应在工作时佩戴防护性手套,手套应完好无损,保持内部清洁干燥。手套的材料和使用方式十分重要,长时间使用密闭性橡胶手套引起皮肤发热和出汗可导致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发生,而橡胶添加剂与乳胶也是引发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和接触性荨麻疹的常见变应原。因此应尽量缩短戴密闭性手套工作的时间,若大于10分钟,应在内层加戴棉布质手套以减轻出汗对皮肤的损伤。
除职业性防护外,日常做家务时也需注意使用防护手套,并在冬季使用保温手套。在使用手套的基础上加用润肤剂可达到最佳防护效果。
合理使用润肤剂可改善角质层水合状态,维持皮肤脂质平衡,对于健康人群可降低手部湿疹发病风险,对于患者则有助于减轻瘙痒、红肿等皮肤症状,同时促进屏障功能恢复。建议每天工作结束后以及睡前多次使用润肤剂。但潮湿环境下或湿手工作时使用润肤剂可能会增加变应原和刺激物的渗透,从而引发疾病或加重症状。应选择不含芳香剂或防腐剂等的润肤剂,富含脂类的皮肤屏障修复乳可能更有利于皮肤屏障的修复。
建议在白天使用含亲水性基质的润肤剂,在睡前选择富含脂质的无芳香型润肤剂。洗手最好避免使用肥皂等清洁剂,可用温水冲洗双手后彻底擦干,并及时润肤。
参考文献:
[1] Agner T, Elsner P. Hand eczema: epidemiology, prognosis and prevention[J].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20,34 Suppl 1:4-12. doi: 10.1111/jdv.16061.
[4] 刘岳花, 卢凤艳. 手部湿疹的病因与治疗研究现状[J]. 皮肤病与性病, 2017,39(4):261-263. doi: 10.3969/j.issn.1002-1310. 2017.04.014.
[5] 余艺昕, 杨斌. 手湿疹中外诊疗指南概述[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9,52(1):53-56. doi: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9. 01.018.
[7] Park JB, Lee SH, Kim KJ,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and awareness of hand eczema in Korea[J]. Ann Dermatol, 2016,28(3):335-343. doi: 10.5021/ad.2016.28.3.335.
[8] Angelova-Fischer I, Hoek AK, Dapic I, et al. Barrier function and natural moisturizing factor levels after cumulative exposure to a fruit-derived organic acid and a detergent: different outcomes in atopic and healthy skin and relevance for occupational contact dermatitis in the food industry[J]. Contact Dermatitis, 2015,73(6):358-363. doi: 10.1111/cod.12464.
[10] Diepgen TL, Andersen KE, Chosidow O, et al.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and eczema[J]. J Dtsch Dermatol Ges, 2015,13(1):e1-e22. doi:10.1111/ddg.12510_1.
[11] Wrangsjö K, Wallenhammar LM, Ortengren U, et al. Protective gloves in Swedish dentistry: use and side-effects[J]. Br J Dermatol, 2001,145(1):32-37. doi: 10.1046/j.1365-2133.2001. 04278.x.
本文作者:深圳市中医院皮肤科湿疹皮炎专病门诊 王丽娜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皮肤科 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