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主要国家对华商品的关税政策详解
东南亚主要国家对华商品的关税政策详解
美国政府于2024年5月14日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其中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将从目前的25%提升至100%。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广泛关注。从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事件出发,本文特梳理东南亚主要国家对华的关税政策,以供参考。
新加坡对华商品的关税政策
新加坡是亚洲主要海运航线交点上的自由港,实行开放的进口政策,约95%的货物可以自由进入新加坡,且关税率一般较低。
根据新加坡《海关法》,进口商品分为应税货物和非应税货物两大类。应税货物包括石油、酒类、烟类和机动车辆等4大类商品,非应税货物为上述4大类商品之外的所有商品。所有进口商品均需征收8%的商品及服务税(GST),应税货物还需额外征收国内货物税和关税。
根据2008年10月中新建交的《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区协定》,新加坡自2009年1月1日起取消全部自中国进口商品关税;中国则于2010年1月1日前对97.1%的自新加坡进口产品实现零关税。
泰国对华商品的关税政策
泰国《海关法》是其实施海关管理的根本法律制度,进口商品通常需要缴纳关税和增值税(VAT)。大部分商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在0-80%之间,增值税则按进口商品缴纳关税和消费税后的总价值乘以7%计算。
当前,泰国政府计划推进对EV 3.5征收进口关税的措施。在2024-2025年期间,对进口的成品电动汽车,进口关税将降低至不超过40%。对于价格不超过700万泰铢的电动汽车,消费税税率从8%降至2%。
印度尼西亚对华商品的关税政策
根据《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中国和印尼逐步削减货物贸易关税水平。中国—东盟自贸区在2010年初建成后,中国和印尼90%以上的进出口产品实现零关税。
印尼政府为了加速从化石燃料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型,正式推出了一项新法规,在2025年底前免除电动汽车(EV)的进口关税。此外,印尼政府正在采取将增值税(VAT)从11%降低至10%的方式,支持购买新电动汽车。
对于电动车制造行业相关的重要矿产,印尼政府采取了一定的进出口政策限制。镍是生产大多数可充电电池的重要材料,可用于EV电池的正极材料。为了使印尼成为EV生产枢纽,在2020年,印尼政府全面禁止镍矿出口。
越南对华商品的关税政策
越南财政部每年年底更新商品的出口税税率和进口税税率。除免税商品外,绝大部分进口越南的商品均需缴纳进口税。进口商品税率分为普通税率、优惠税率和特惠税率。
优惠税率适用于原产于在贸易关系中给予越南最惠国待遇的国家(地区)的进口货物。特惠稅率则适用于与越南签订特惠贸易协定(例如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进口货物。越南作为东盟成员国与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和新西兰签订了特惠贸易协定(RCEP)。
根据越南《特别销售税法》及其相关规定,越南对部分产品、进口商品和服务征收特别销售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