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不喜欢吃香菜?这可能是你的基因决定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不喜欢吃香菜?这可能是你的基因决定的!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84014977_121123867

香菜,这种常见的调味蔬菜,却在人们的味觉世界中引发了截然不同的反应。有人视其为美味的点睛之笔,有人却对其避之不及。这种差异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本文将从科学的角度为你揭示答案。

“加香菜吗?”这是我们在外就餐时经常被问到的一句话。

香菜,又叫芫荽。说起来,人们对于香菜的感情,一直以来都呈两极分化状态:爱吃香菜的人能接受一切香菜相关食物,比如香菜冰淇凌、香菜蛋糕、香菜酸奶等,而讨厌香菜的人连闻一闻都不想,甚至还给香菜贴上“肥皂味”“臭虫味”的标签。

香菜到底有怎样的魔力,让人对它又爱又恨?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对香菜进行一番深入研究了……

香菜的“香”,是什么香?

在西方,“吃香菜会死星人”习惯把这种气味称作 “死臭虫味”。这种比喻虽然有些刻薄,但确有来头——香菜籽的英文是coriander,词根来源是希腊文koris,意思就是“臭虫”。

科学地讲,香菜的特殊味道主要来自它所含的多种醛类物质,如苯乙醛、十一烷、癸醛、环癸烷、十一醛、十三醛、十四醛等等,这些成分混合到一起就形成了香菜独特的气味。而香皂中也恰好有类似的醛类物质,所以有些人觉得香菜吃起来像肥皂或没有味道的洗手液。这种味道对不爱吃香菜的人来说是一种“折磨”,而对于爱吃的人来说,则是一种美味。

类似的情况也有很多,香菜与香芹、胡萝卜、小茴香等同属伞形科植物,大多含有挥发油物质,因此这类蔬菜大多有“特殊”气味。

爱不爱香菜,由基因决定

需要为“吃香菜会死星人”正名的是,他们不喜欢这种蔬菜真不是因为矫情,而很可能是天生的。

查尔斯·威索基是美国莫奈尔化学感官中心的行为神经学家,他很早前就通过调查上千对双胞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80%的同卵双胞胎对香菜有着相同的喜恶,而在异卵双胞胎(基因重合度大概是同卵双胞胎的一半)中,对这种蔬菜存在相同看法的只有40%。

明显的数据差异让他意识到不爱吃香菜很可能是由基因决定的。

这之后,有研究显示,不爱吃香菜的人存在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的OR6A2基因发生了变异。OR6A2是一种“掌管”醛类物质嗅觉受体的基因,这种基因发生变异后会让人对醛类物质的气味非常敏感。

细心的你可能已经发现,当提到OR6A2时,研究人员使用的是“嗅觉”“气味”等字眼。这里其实涉及另一个小常识:我们之所以能“品尝”到成千上万种味道,实际上靠得是鼻子而不是舌头。

据悉,人类只有30多种有功能的味觉受体基因,这导致舌头相对迟钝,仅能感受出酸、甜、苦、咸、鲜等几种味道(辣是痛觉哦)。我们之所以能觉察出那么多风味,是因为口腔和鼻腔是连通的,食物进入嘴里,气味会一路向上进入鼻子。

人类有功能的嗅觉受体基因高达400种左右。咀嚼时,食物会散发出大量气体分子,这些分子进入鼻腔后与嗅觉感受器上的嗅觉受体发生反应,从而让我们感受到特定气味。

一种气体分子能与一种或几种受体结合,不同食物会同时激活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受体,这样一排列组合,我们便品尝到了成千上万种风味。

代入到香菜的场景就是,牙齿将香菜嚼碎后,醛类物质进入鼻腔,并与OR6A2基因对应的嗅觉受体发生反应。如果你的OR6A2基因刚好发生了变异,则能成倍感受到那种“肥皂味”,于是增加了厌恶这种蔬菜的可能。

不过专家补充道,基因对于人们厌恶香菜的影响也没那么夸张,大概就起到了10%的作用,大多数人都能通过“后天练习”慢慢接受它。

这也就是说,如果你一直吃香菜,可能就慢慢习惯了。纵观全球,南亚、拉丁美洲和中东是世界上对香菜接受程度最高的地区,究其原因,很可能是香菜在他们的饮食中“无孔不入”,从小吃到大,很难不习惯。

被气味忽略的营养

尽管香菜大多作为调味菜被食用,但它本身是一种深绿色蔬菜,它和红色、橘红色、紫红色蔬菜一起组成了深色蔬菜大家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建议: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每天摄入不少于300克的新鲜蔬菜,其中深色蔬菜要占蔬菜的一半。

香菜中各营养素含量也不低,最主要的有维生素C、膳食纤维、胡萝卜素、钙、钾等。香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高达48mg/100g,属于蔬菜中的上流,可以媲美柠檬中维生素C(50mg/100g)的含量。

同时香菜作为一种调味蔬菜,一般不会经过高温烹饪,从而可以有效防止维生素C的流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