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绕古城,‘铜仁’二字藏何深意?—探寻地名背后的文化密码
碧水绕古城,‘铜仁’二字藏何深意?—探寻地名背后的文化密码
铜仁,这座位于中国西南腹地的古城,不仅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更因其名字背后蕴含的传奇故事而显得格外迷人。让我们一起探寻"铜仁"二字背后的文化密码,感受这片土地的历史魅力。
贵州省铜仁市,地处中国西南腹地,自然风光别具一格,人文历史底蕴深厚。铜仁市新型产融研究院作为铜仁高新区高能级赋能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融媒体中心宣传优势,以科学性、精准性、前瞻性眼光,深入挖掘铜仁市丰富旅游资源,定期向社会各界发布铜仁独特人文地理系列故事。旨在使广大民众深刻领略这片热土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与独特魅力,汲取可贵的精神食粮提供独家视点。本期将为大家介绍铜仁市名字的由来。
据明嘉靖《思南府志》中记载:“府江上流五千里,从播州石阡二水合流处,地名铜壶嘴,寺址尚存,相传寺有铜像7躯,重各千余斤,忽亡去其三区至铜仁府,现境以为祥,因以名府。”
明嘉靖时期,在铜壶嘴的一座寺庙中,传说供奉着七尊铜像,每尊铜像都重达千余斤,绝非数人之力可移动。然而,在某一天,风云突变,雷雨交加,一种无形的力量悄然降临于寺庙之中,其中三尊铜像竟不翼而飞,神秘地消失于寺庙之中。对于当地人而言每一尊铜像都极为珍贵,在漫长的岁月中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虔诚与敬仰。传说这三尊铜像沿江而下,跨越山川河流,在某一天竟又神秘地出现在铜仁府,神奇的消失与再现,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让人惊叹不已,纷纷视之为神迹,大家坚信这是天意垂顾,于是,“铜仁”之名应运而生。
除此之外,铜仁名字的由来还有另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说。元朝时期,在锦江大小江的汇合口铜崖之下,波涛汹涌的江水日复一日地奔腾着。有一天,一位勤劳朴实的渔人如往常一样在江边劳作。不经意间,发现江岸边闪烁着异样的光芒。走近一看,竟是三尊精美的铜像,分别是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这意外的发现让渔人又惊又喜,消息迅速在周边传开。人们纷纷认为这是上天对这片土地的恩赐,是吉祥的象征。因这三位圣贤均以仁为教育宗旨,后来为了传播仁义礼教,改为铜仁,寓意着儒释道三教同尊,于是,“铜仁”这个名字也因这三尊神秘出现的铜像而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铜仁在历史长河中一次次华丽转变。元朝时期,这里设置了铜仁大小江长官司,开始了初步的行政规划与管理。到了明洪武初年,它被称为铜仁长官司,行政地位逐渐明晰。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铜仁府正式设立,标志着这片土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铜仁县设立,进一步完善了地方的治理结构。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2011年,铜仁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务院批准撤销铜仁地区设立地级铜仁市。在这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铜仁始终保持着独特的魅力和坚韧的生命力。
铜仁市区
铜仁的山川大地,见证了无数的风雨沧桑。连绵起伏的山脉,犹如大地的脊梁,承载着岁月的厚重;蜿蜒流淌的江河,恰似生命的脉络,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万物生灵。古老的传说,为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又一层神秘的面纱,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去追寻、去探索。
回首过去,铜仁的名字由来充满传奇;展望未来,这座城市将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铜仁市新型产融研究院也将积极投身于铜仁的发展进程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创新能力,深入挖掘铜仁的特色产业资源,为铜仁的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与铜仁一同迈向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