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常见健脾药的功效与区别
八种常见健脾药的功效与区别
在中医理论中,脾为后天之本,主管运化水谷精微,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脾虚是常见的体质问题,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针对不同类型的脾虚,中医提供了多种健脾药物,每种药物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适用范围。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健脾药物,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是补益脾胃的经典中医方,不仅可以强健脾胃,还可以祛水湿、益肺气。它主要用于脾虚湿盛的情况,适用于脾胃不和、气短乏力、便溏腹泻等症状。
保和丸
保和丸可以健脾和胃、消食化积,里边有山楂、莱菔子、神曲等消食化积的药。适用于脾胃不好,吃点东西就消化不动,感觉肚子里胀满难受,没有胃口,口中酸腐难闻等情况。
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具有温中健脾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适用于不敢吃一点点生冷和冰凉的食物,甚至是肚子吹点风受点凉就容易胃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平时还特别怕冷,舌苔又白又腻的人群。
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适用于脾气虚时间长了,症状比较严重的话,就容易造成中气不足,脾虚气陷。除了会有倦怠乏力、消化不良、胃口不好、胃胀腹胀这些脾气虚的症状之外,还会有头晕的情况,而且是随着体位的变换晕的会加重,比如说蹲着或者躺着站起来的时候会眼前突然发黑;另外中气主升提,中气不足还容易造成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脏器脱垂的问题。
归脾丸
归脾丸由党参、白术(炒)、茯苓、甘草(炙)、当归、黄芪(炙)、龙眼肉、制远志、酸枣仁(炒)、大枣、木香、生姜十二味药组成。总的就是益气血、健脾胃、稳心神。
健脾丸
健脾丸由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六味药组成。总的是在健脾基础上,突出化虚消积。
启脾丸
启脾丸由党参、白术(炒)、茯苓、甘草(炙)、陈皮、莲子(炒)、山药、泽泻、山楂(炒)、六神曲(炒)、麦芽(炒)十一味药组成。总的是在健脾基础上,化湿消积。
香砂六君丸
香砂六君丸是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又加了陈皮和半夏这两味药,适用于本身脾虚、消化不良,体内有痰湿,气机还运行不畅的情况。
药物选择举例
比如说,你肾精亏了,脾胃还跟个漏斗似的,吃点东西就肚子胀、拉肚子,整个人都蔫了。这时候,光吃五子衍宗丸就像往漏斗里倒水,漏得比倒得还快。脾胃可是咱们身体的能量工厂,得先把它调理好了,药才能发挥作用。所以,这时候我们要怎么办呢?肯定要调和脾胃呀,而四君丸系列就是很好的选择,四君健脾益气,六君燥湿化痰,八珍气血双补。
香砂六君丸和参苓白术散的区别
香砂六君丸更针对于脾虚痰湿气重,影响气机运行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因为它是在六君子丸基础上,加了行气理气的药,而六君子丸呢具有健脾化痰湿的功效,可以说香砂六君丸的效果更广泛些;
比如说,有的人出现了脾虚湿气重的症状,像头沉头昏,神疲乏力,四肢困重不想动,食欲不好,不想吃饭,或者吃完就胀肚子,大便稀溏等情况时,我们参考这两个药效果其实都不错;但如果说他还出现了一些肺气虚,比如说咳嗽,胸闷气短啊,咳白稀痰,像是一些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舌头伸出来后,齿痕明显,苔滑湿,舌前端还存在凹陷时呢,参苓白术散会更合适些,因为这个药不仅可以健脾祛湿,还能益肺气,调理气短咳喘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诊断和建议。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