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言童心点亮社区治理新场景:杭州上城区创新儿童参与社区治理模式
童言童心点亮社区治理新场景:杭州上城区创新儿童参与社区治理模式
儿童是城市的未来。近年来,杭州市上城区积极探索儿童参与社区治理的新模式,通过成立“小伢儿观察团”等儿童友好观察组织,让孩子们以“一米视角”参与到社区治理中,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也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成为“小小观察员”
让孩子们变成社区治理的小主人
杭州市澎致小学联合彭埠街道杨柳郡社区成立浙江省首个家校政社联动“儿童观察团”,建立“儿童发起—学校收集—社区承接—部门落实”闭环机制,推动儿童友好民生项目落地,目前已经开展各类议题33项,解决问题12个,成功推动青少年宫入驻社区、小伢儿停车场、建设健身驿站等“家门口”的暖心项目落地。
在杨柳郡社区邻里客厅,街道、社区还积极联动高校、企业等力量,定期开展“童Young携手”社区发展讨论会,儿童观察团成员们以“社区小主人”身份被分入社区低碳、社区艺术、社区商业、社区运动等小组,与社工、社区青年主理人一起对社区事务开展讨论,结合日常所观所感向社区提出改进建议。据悉,在孩子们的建言献策下,社区音乐会、邻里生活节等一批可感可及的儿童友好服务落地杨柳郡未来社区,深受孩子们喜爱。
做好“小小监督员”
童言语言直通车开进社区治理最前沿阵地
近年来,上城区积极呈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生活共同体治理样态,注重儿童社会参与,街道联合部门常态化走进社区倾听童声童心,通过一系列的儿童友好观察团面对面活动,培养这些小小监督员们热爱家园意识与情感,增强了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涌现出濮家社区红领巾楼道长、海潮社区潮伢儿观察团、四季小伢儿等一批儿童友好观察团。
闸弄口街道通过设立“同心圆桌会”,邀请红领巾楼道长们和人大代表、社会组织一起共同畅谈社区未来发展。来自濮家小学的白莒琬同学就“红领巾楼道长参与社区治理”谈了自己的畅想,她觉得应该增强邻里交流,建立互助机制,编织温馨的网格。同时,她建议组织安全小卫士队伍,发挥青少年力量,成为发现安全隐患的“眼睛”,为守护家园平安贡献一份力量。
南星街道在开展老旧小区微更新前,多次组织开展“我心中的美好社区”儿童观察团活动。由南星街道海月桥社区妇联牵头组建的海月小伢儿观察团对十亩田小区微更新立面设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充满童趣的创作。观察团成员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提出了增设儿童车停车场、儿童游乐设施等建议,增设儿童活动场地建议被纳入提升计划。在儿童观察团这些小小监督员的助力下,十亩田小区的儿童场地和中心花园已融入了孩子们的设计元素,打造出了一个专属儿童的空间。这里既有孩子们喜爱的游乐设施,又有富有教育意义的景观设计,成为了小区内一道亮丽的风景。
当好“小小宣传员”
主动搭建施展才能的阳光舞台
杭州市饮马井巷小学的西湖小记者团队成立于2010年,是杭州市第一批儿童友好观察组织联盟成员。今年,孩子们以“小记者 大视野”为主题积极参与最美凉茶摊第47年志愿服务活动。小记者们提前深入了解凉茶摊背景,在活动现场采访公益志愿者、小小掌门人、户外工作者们对志愿活动的理解、参与活动的初心和志愿活动的体验,同时自己也化身小小宣传员接棒凉茶摊志愿服务,截至目前杭州市饮马井巷小学的西湖小记者团队已经在上城区章家桥凉茶摊和红墙凉茶摊连续服务20余天,送出凉茶4000余杯。同时,小营街道也广泛征集“我和凉茶摊有个约定”,收到孩子们“最美约定”300余个。
望江街道积极整合辖区优秀女性社会组织、社区、学校和家庭共同组织实施红领巾观察团项目,已经吸纳辖区内4所小学200余名学生参与,汇总整理并提交建议100余条。街道妇联先后在清泰门、耀华、徐家埠等社区举办了“友好社区‘议’起来 一米高度看世界”等多场红领巾议事会议,孩子们用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仔细查找身边的问题,提出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形势严峻,要加强宣传,表示愿意主动承担反诈小小宣传员角色,向家人们进行宣传,街道和社区也积极采纳,计划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结合推进。
目前,上城区共有小伢儿观察团20个,其中7个入选首批杭州市儿童观察团组织联盟,数量居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