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百年旧影:32张珍贵老照片见证星城百年变迁
长沙百年旧影:32张珍贵老照片见证星城百年变迁
长沙是一座拥有5000年历史的城市,南接广东,北邻湖北,东毗江西,西连重庆,自古就是中原与岭南往来的重要枢纽,孕育出了独特的湖湘文化。本文通过一组珍贵的老照片,展现了长沙城在20世纪的发展与变迁,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上个世纪的长沙城!
1894年,长沙府校场上的八旗士兵,正在单杠上展示大回环。如今的长沙校场,早已消失不见,旧址在五一西路和芙蓉路交叉口附近。
1898年的岳麓山爱晚亭,顶部长满了杂草,显然是缺少维护,游客更是不见踪影。
1900年,司门口的一家商铺,门头古典优雅,可惜毁于“文夕大火”。
商铺的内部,雕梁画栋,相当气派。
1905年,长沙府学宫的祭坛,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如今学宫早已不在,只留下了一个“道冠古今”的牌坊,还在天心区西文庙坪附近。
1912年,岳麓山脚下的土地庙,供奉的似乎是一对夫妻。
1920年,八角亭的街道,还是古老的青石板。
1923年,橘子洲上的捕鱼人,他手中奇特的魚网叫″罾″(音:增 zeng 1声),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魚网。这种捕魚方法叫"扳罾″,在几十年前的湘江边很常见。
1926年的自卑亭,周围长满了荒草,墙体上贴的还有广告。
1930年的红牌楼街,如今这里的名字是黄兴路。上世纪80年代,长沙细伢子都会唱一首民谣“东牌楼,西牌楼,红牌楼,木牌楼,东西红木四牌楼,楼前走马。南正街,北正街,县正街,府正街,南北县府都正街,街上登龙”。歌曲里“红牌楼”说的就是这里。
1937年的天心阁,始建于明代,毁于文夕大火,1983年完成重建。在没有高楼大厦的时代,天心阁和岳麓山分别是长沙的东西制高点。
1940年的甘长顺面馆,当时被日军炸毁,这座面馆始创于1883年,见证了长沙由面到粉的转变,承载着几代长沙人的味道记忆。
1942年的国货陈列馆,1957年改名为中山路百货商店。
1945年的伯陵路,如今这里的名字是蔡锷路。
1948年,橘子洲游船上的小朋友,岁月流转,他也是八十岁的老翁了。
50年代的烈士纪念堂,正在修建中。
60年代的五一广场。
70年代的湘江边,看不清楚人们在挑着什么。
70年代的体育场,雄伟的大拱门,承载着多少人的儿时记忆。
1978年,航拍橘子洲,如今的繁华热闹大不相同。
橘子洲老街,看不到一名游客。
1980年,长沙郊外的农贸集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1984年的长沙河西一桥头,桥上行驶的还都是老式两节公交车。
80年代的长沙西长街农贸市场,人们穿戴很有年代感。
1985年,八角亭附近的小巷子,一位老者倒着看英语报。
1986年,长沙的一条胡同里,几个年轻人正在打牌,输的头上顶砖。
1986年的长沙火车站,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雄伟壮观。
1986年的星沙食品店,80年代末名字改为“沙利文”,一直都是是长沙的经典传统食品。
1987年,站在岳麓山上俯瞰长沙,湘江大桥和五一路非常醒目。
1989年,五一西路的人行天桥,这里是长沙最早的人行天桥,也是当时的地标性建筑。
1990年,中山路的百货大楼,你还记得这里的繁华吗?
这些珍贵的老照片,不仅记录了长沙的沧桑巨变,更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忆与情感。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共同谱写“星光之城”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