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赔额——医疗险报销路上的门槛儿,如何降低?
免赔额——医疗险报销路上的门槛儿,如何降低?
买了百万医疗的朋友会发现,明明买了医疗险,去医院看病花个几大千,却一分钱也报不了,为什么呢?因为百万医疗大都有1万的免赔额。本文将详细解释免赔额的概念,并提供几种降低免赔额影响的方法。
买了百万医疗的朋友会发现,明明买了医疗险,去医院看病花个几大千,却一分钱也报不了,
为什么呢?因为百万医疗大都有1万的免赔额。
免赔额:顾名思义,就是保险公司不予赔付的额度。
根据抵扣方式的不同,医疗险的免赔额可以分为绝对免赔额和相对免赔额。
绝对免赔额:免赔额不能用社保或公费医疗报销部分来抵扣,在免赔额门槛之下的,不予理赔。
绝对免赔额就如同起付线,起付线下的损失需自行承担;起付线之上的费用则可获得保险公司在额度内的赔偿。
相对免赔额:可以用社保或其他途径报销部分来抵扣,抵扣之后达到免赔额门槛要求的,可以进行理赔。
二者在医疗险中的差异体现在【医保或者其他途径医疗报销的部分】是否可以用来抵扣“免赔额”——绝对免赔额不能抵扣,相对免赔额可以抵扣。
举个栗子,小明住院,总共花费5万,社保报销了3万,医疗险免赔额1万。
买了商业医疗险的小明去找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会报销多少呢?
1、小明买的是百万医疗险,有1万绝对免赔额,那么,保险公司给他报销多少医药费呢?
5W-3W(医保报销)-1W(免赔额)=1W
小明需自费1W,保险公司的百万医疗险承担1W元。
2、小明买的是中端医疗险,有1W相对免赔额,那么,保险公司给他报销多少呢?
5W-3W(医保报销)=2W
同样是花了5万,社保报了3万,这3万可以抵扣掉1万的免赔额,所以剩下的2万会全额赔付。
总结:
相对免赔额:大气抵扣
绝对免赔额:拒小病报销于千里之外
同样的治疗费用,同样的免赔额度,“相对免赔额”的医疗险会比“绝对免赔额”的医疗险赔付的金额要多!
一般来说,百万医疗险大都为“绝对免赔额”,中高端医疗险,免赔额可选且多为“相对免赔额”。
所以,百万医疗不是不赔,而是很多时候,我们达不到赔的条件。
从图中可以看出,公立医院的平均住院花费为1.2万,社保报销后便不到1万元。那么基本上,普通住院是无法达到百万医疗险中的1万起付线的。
所以百万医疗虽然香(便宜、杠杆高),但一般的住院,够不上1万免赔额,基本上赔不到。
那百万医疗险有1万元的免赔额是坑吗?
大兔觉得1万免赔额的设置,不能说是坑。
因为正是有了免赔额的设置,并且是绝对免赔额,百万医疗险的价格才可以做到这么低,30岁左右的年轻人,三百多块就可以有上百万的保障额度了,能让消费者用小金额撬动大杠杆,购买到几百万保额的产品,转移大病住院高额费用的风险。
那是不是百万医疗就没用了?当然也不是。
住院花费很高的手术也很多,比如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奔10W以上了,花费三、四十万的也不在少数。
所以买百万医疗,防的是大病风险,而不是奔着它的实用性,因为普通场景一般用不上。百万医疗是高花费住院场景下,性价比非常好的商业医疗保险。
那有没有办法降低免赔额?
1、买年免赔额递减的产品
现在不少优秀的百万医疗险,都采用了这种免赔额递减的形式。
如果投保期间,没有理赔过,那免赔额可以逐年递减,一直减到最低免赔额。
这是一种变相降低免赔额的方法,对身体健康,平时没啥大毛病的人群很友好。
比如平安长相安长期医疗险,保证续保20年,在投保期间,当前年度没有理赔过,下一年的免赔额就会减少1000,最低减至5000元。这样,理赔门槛每年都会降低一些。
2、家庭共享免赔额
购买家庭版百万医疗险,家人共享免赔额,是投保人可以主动操作“减少”免赔额的一种方式。
不要小看家庭共享免赔额,如果一家人投保同一款产品,这款产品附带家庭共享免赔额的功能,那只要全家一年总共花到免赔额以上,就都可以报销了,赔付门槛相对降低。
3、中高端医疗
如果你想报销多一些,实用性更强一些,不妨看看中高端医疗险。
30岁,一份住院0免赔的中端医疗险,每年大概在七、八百左右,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贵。当然这是只保普通部住院的价格,如果想增加特需部国际部的责任或者门诊责任,费用会有增加。
4、买小额医疗险
对比百万医疗险来说,小额医疗险的作用就是解决日常的小额医疗支出。
百万医疗险搭配一份小额医疗险,可以让就医体验更好,也能减少看病支出。
很多人买医疗险是想保大病,也有人希望平时小额的医疗费用也能得到报销,需求不同适合的产品就不同。选哪种医疗险,一定要根据我们自身的情况,包括有身体状况、预算、年龄、家庭成员状况、社保情况来匹配,不知道怎么选的朋友,可以私信大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