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爆款研发背后都是一个逻辑?
烘焙爆款研发背后都是一个逻辑?
烘焙如何做出爆款,这几乎是所有烘焙人无时无刻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流行的烘焙单品,总结出爆款产品的共性特征,并探讨了产品研发的核心要素。
近年那些流行的单品们
近几年,市场上出现的爆款,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收集,先来看看有哪些单品曾经在社交媒体大肆流行过。
碱水吐司
碱水+吐司,或许之前大家不会将二者联系在一起,但现在确确实实出现了碱水吐司。
为什么说这两者在一起会意外呢。因为吐司本身应当是松软柔和的,组织细腻。用碱水包的形式制作的吐司,在口感上彻底抛弃了柔软二字,有韧劲成为了它的新代名词。
外表的焦黄是碱水吐司的一大视觉特点。方方正正的外形,让它在陈列中会更有立体感,在一众面包里能够快速的脱颖而出。
压扁可颂
压扁造型的可颂有一度成为了各大面包店的主推产品。凭借它极具创意的外观,吸引了很多消费者购买。
顾名思义,压扁可颂就是将可颂以压扁的形式呈现。可颂层层酥脆的口感,经过压扁的操作,让酥脆感变得更加紧实,仿佛在吃一块起酥薄饼。
被压过的可颂个头会比较大,表面能够看到可颂原有的纹路。有的店家会在可颂表面以抹茶、可可做点缀装饰,进一步加强了可颂的视角效果。
猛犸包
猛犸包,听名字就很神奇。它是来自韩国的一款面包单品。据说因为外形比较粗旷且个头大,因此而得名。
猛犸包从外观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甚至觉得有点干巴巴的。但切开后,中间的夹心馅料就相当有吸引力了。
从国外流行到国内后,一些店家就纷纷在猛犸包这个单品上做创新。从果酱奶油,到芝士、巧克力,猛犸包成为新一代“万物皆可夹”的代表单品之一。
emoji蛋糕
这是比较近期的一款蛋糕。因为造型上还原了emoji表情包,所以吸引不少年轻人。
在互联网上,网红美食博主纷纷晒出了自己买的emoji蛋糕,以短视频或者图文形式宣传了这一单品,其社交影响力有点强。各种相关的关键词、话题使它快速收割了一波流量。
它们广泛流行的原因是...
通过上面四款所谓的爆款单品,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共同点。这些特点使产品能够有效地在消费群体间被传播,从而让更多人看见它们。
#1 概念叠加
例如碱水吐司这类单品,将两种不同概念的制作工艺组合应用在一款产品中,增加了一定的话题度。
同时,当产品本身具有一定市场,那么彼此组合后产生的影响力或许就可能加倍,可以说是buff叠加。
#2 口味叠加
消费者不满足于单一化的产品,更愿意看到风味之间的碰撞。能够成为爆款的产品,在制作时的元素之间的创新结合显得格外重要。
巧克力、芝士、茶、水果、坚果等,这些常见的风味食材在产品中的组合应用,让消费者品尝多层次的口感。从营销传播角度看,产品可以有更多的卖点。
#3 造型升级
压扁可颂、唱片可颂、唱片千层酥等等,将原有的经典产品赋予它们一个全新的造型。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利用独特的造型快速地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同时吸引不同受众消费者提供更多产品选择。
消费者为什么喜欢这类产品?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人们之所以喜欢这些产品,这其中的原因可以简单归纳为有颜值、有记忆点、有营销。
人类是典型的视觉动物。在购买烘焙产品的时候,产品的外观是决定消费者愿不愿意购买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去通过食材来装饰已经不足以吸引现在的消费者,品牌试图通过一些意想不到的造型设计来呈现全新的面貌。
有了特殊的造型,产生一定话题度后,自然而然让消费者产生记忆点。
有记忆点,才会有话题。经过网络流传的快速发酵,产品频繁地出现在社交媒体上。
最后,品牌利用市场的热度和消费者的猎奇心,通过一些手段和传播渠道,比如KOL宣传、短视频传播等,广泛精确地投放到受众群体间,从而将产品打造成流行爆款。
烘焙产品研发的根本从何入手?
讨论了这么多关于烘焙爆款的,我们也能感受到能够在市场上掀起火花的产品,其实背后研发的逻辑是相似的。
就目前而言,国内消费者对于烘焙产品的接受度依旧很高。产品的研发的根本是从产品的口感、产品的营养价值、包装、便捷性等,去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无论哪个行业,产品研发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烘焙品牌需要考量的因素不仅仅是好看、好吃,还需要结合市场趋势、行业技术升级、竞争同行新品等,筛选出适合自身和市场的烘焙产品。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