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NPD 危害 | 行为特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NPD 危害 | 行为特征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u013669912/article/details/143197171

自恋型人格障碍(NPD)是一种常见的人格障碍,其特征包括夸大自我重要性、缺乏同理心、利用他人等。近年来,随着心理健康意识的提高,NPD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深入探讨NPD的特征、危害以及应对方法。

什么是NPD?

在心理学中,对于各种心理障碍有一个比较普遍而核心的定义标准,即一个人的想法和行为是否超过了其文化环境中的正常范围,并且影响了正常的生活。例如,当我们遭遇挫折时,可能会有一段时间感到情绪很低落,但是当这种低落蔓延到自己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导致自己对大部分事情都感到无趣,失去了正常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并且持续了至少两周以上的时间,就可能会被诊断为抑郁症。

在NPD上也是如此。我们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某些方面的优点可能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自信,这是合理且正常的,但是当这些方面的自信开始变得盲目和过度泛化,旁人很容易就能感到当事人的不正常,人际关系也因此变差,在大众文化中这可能会被认为是一种“自恋”或“自我中心”的表现。

而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中,这些表现就可能构成了NPD的定义标准,变成一种人格障碍,即表现出一系列稳定持久的“自恋行为模式”,例如过度夸大自我、对赞美的需求以及缺乏共情等,并且偏离了正常的范围,导致他们在生活、工作和社交等领域的功能表现受损,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人际关系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由于NPD的诊断标准尚未达到统一,所以其患病率在不同研究中有较大的差别(0~5.3%),也有综述文献表明其患病率中位数约为1.6%。而在全球范围内,任何人格障碍的汇总患病率约为7.8%,我们最为熟悉的强迫性人格障碍(强迫症)则为3.2%,相比之下,NPD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其实是比较低的。

NPD的典型表现

接下来我们就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对于NPD的临床症状描述,总结出以下6种NPD的典型表现,以及如何有效辨别出这些典型表现的小tips。

1. 夸大自我重要性,渴望认可

NPD的最为典型的特征就是喜欢夸大自己的成就和能力,他们可能会在日常对话中反复强调自己取得的成就,哪怕是一点微小的成功,也总是要挂在嘴边。

同时,NPD也很渴望别人对他们的重要性表示认同,会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希望对外界获取正面反馈。一旦外部的赞美减少,甚至受到否定和批评时,他们的情绪就会迅速崩溃,表现出焦虑、抑郁甚至愤怒等情绪。

尽管自信的人也会表现出自己的能力,也需要别人的认可,但他们往往会保持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并且他们的自信也不完全依赖于外界评价,而是一种由内而外展现出来的能量。

辨别小tips:如果有一个人常常见缝插针地强调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从不承认自己的不足,还会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别人的注意力,那就很可能是NPD的一种表现。

2. 过度沉溺于幻想

NPD通常会痴迷于对权力、成功、完美爱情或外貌的幻想,他们可能会不切实际地想象自己未来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成为行业领袖、社会名流,甚至世界知名人物。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有时候可能也会幻想自己中百万大奖而一夜暴富,但自恋者的这种幻想却是与现实严重脱节的,只是为了摆脱自己在现实中的不足和失意。

辨别小tips:发现一个人经常把不切实际的未来计划挂在嘴边,却不愿面对现实中的挑战或责任,这可能是NPD的典型表现。

3. 自认为“独特”和“优越”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符合现实的个人独特性。

而NPD所坚信的“自我独特性”则远非如此,他们坚信自己的与众不同是具有优越感的,应该受到特殊待遇,并且只有其他地位更高的人才能理解他们。

所以NPD往往会不自觉地表现出高高在上的态度,经常把自己放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上,以一种傲慢和轻蔑的态度拒绝与“凡人”交往,只与“精英”组队。

辨别小tips:在聊天时很喜欢通过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对普通人表现出不屑的态度,这可能是NPD的一种表现。

4. 容易嫉妒他人

自恋者不仅认为自己应该获得特殊待遇,还会对他人的成功或幸福产生强烈的嫉妒心理。

他们常常认为别人不配拥有某些成就或优势,甚至会贬低他人以掩盖自己的不满。例如,当别人获得成就或夸赞时,他们会表现出酸涩的态度,甚至会背后散布流言蜚语来降低对方的成就感。

辨别小tips:注意那些对他人的成就显得冷漠或表现出酸涩态度的人。如果有人在面对别人的成功时,总是试图贬低对方或散布负面言论,这往往是他们掩盖自身不满和嫉妒心理的方式。

5. 缺乏同理心

NPD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缺乏同理心,他们无法真正理解或感受到他人的情感,或者会因为它们对自己无益而表现出忽略的态度,这使得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显得冷漠且自私。

例如,当朋友或家人处于困境中时,他们可能不会表现出关心,或者假借“关心”的样子,迅速将话题转回到自己身上。

辨别小tips:当你向他们倾诉烦恼时,他们可能不会表现出关心,或者假借“关心”的样子,迅速将话题转回到自己身上,不停地说自己的成功应对经历。

6. 利用和剥削他人

在人际关系中,NPD常常利用他人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而对他人的情感和需求置若罔闻。他们会表现得非常善于操控,能够精准地判断出别人对自己有利的地方,并加以利用。

例如在友谊或恋爱关系中,他们可能会通过一时的魅力赢得他人的喜爱和信任,但一旦他们从中获取了所需,这种关系就会迅速走向终结。这种剥削性的利用行为往往会让人感到疲惫和被压榨。

辨别小tips:如果一个人在关系中表现得非常有魅力,很快赢得别人的喜爱和信任,但却只在需要时靠近他人,并在利用完对方后迅速疏远,表现判若两人,这种剥削行为可能就是NPD的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几种典型表现只能用来帮助我们找到一些超出正常范围的、可能是病态的“自恋障碍”,我们不能因为别人符合其中一两条标准,就断定ta是NPD。

实际上,在DSM-5中,NPD的临床诊断标准一共有9条,患者需要符合其中至少5条标准才可能会被诊断为自恋型人格障碍。同时,因为NPD的行为表现可能是非常多变的,并不是很容易明确地识别出来,并且常常与其他精神障碍有共病的情况,所以直到今日,其诊断标准和过程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

如何与身边过于自恋的人相处?

达到临床诊断标准的NPD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是比较少见的,但相信很多人都有碰到过一些过于自恋,甚至经常引起心理不适的人,当我们在他们身上吃过苦头后,往往会本能地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

然而,现实往往不如我们所愿,有些时候可能因为一些不可抗因素,我们很难做到彻底的远离,甚至还要一起共事或合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在保护自己的情感和心理健康的前提下,也能处理好与过度自恋者的人际关系呢?结合NPD的典型表现,以下几种方法值得大家试试。

1. 不要试图改变他们

过度自恋往往是在一个人长久的成长经历中逐渐形成的,可能也与遗传因素有关,所以这一般是一种较为根深蒂固的性格特质,试图说服他们去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可能只会是徒劳的。

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接受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并不是我们能够轻易改变的,并把重心放在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上。

2. 设定明确的界线

自恋者常常会在无意识中侵犯他人的情感和心理空间,试图操控局面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因此,与他们相处时,设定清晰的界限非常重要。例如,如果他们总是试图将对话的焦点转向自己,或要求不合理的特殊待遇,我们可以用一种礼貌而坚定的方式拒绝,并表达你对此的感受和期望,明确告诉他们“这就是我的底线”。

3. 避免过度迎合他们

自恋者经常需要外界的赞美和肯定来维持自己夸大的自我认知,但过度迎合他们的需求可能会加剧他们的自恋行为。

所以,我们可以适度地表示肯定来缓和冲突,但更重要的是保持诚实和忠于自我的表达,该否定的时候就要直接表示不赞同,避免陷入一味顺从或被利用的局面。

4. 保持自我价值感

自恋者有时会通过贬低他人来提升自我优越感,这可能会让我们感到被轻视或否定。我们首先要意识到这些贬低行为是对方内心不安全感的一种反映,而不是真实客观的我们。

真正的自我价值感主要来源于我们内心对自己的认知和肯定,而不是被别人的拉踩行为所摆布。我们也可以通过与其他能真正欣赏和理解你的人保持联系,或者从信赖的亲友处获得情感支持,分享自己的感受,缓解自恋者给我们带来的否定感。

如何才能逃离NPD的控制?

1. “反吸血”——让他觉得和你在一起未来无望

你需要让他觉得跟你在一起毫无价值,甚至是你要吸他的血。

比如,你可以告诉他你生病了或者家里急需要用钱。

NPD在伴侣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跑,毫无责任心的他们在知道你有难处的时候,要走的算盘比谁打得都快。

2. 灰岩法则——让NPD彻底丧失对你的控制权

就是不对NPD任何情绪上的回应,无论是痛苦悲伤或者喜悦,你必须跳出自我,去看待你和NPD的纠缠。

四不原则:不解释、不求证、不参与、不自我怀疑。因为你所有的共情和回应,都会成为NPD的能量供给他,他也会觉得你根本离不开他。

所以,灰岩法则的要点就是切断给养,让NPD失去对你的控制权,当你释放出心如死灰的气质,他就会开始自乱阵脚,开始安抚你。

不过要注意了,灰岩模式比较适合短期或者接触较短时间的NPD,长时间的话并不是很管用的,面对相处时间较长的NPD,你需要更加精湛的演技和强大稳定的内核才能摆脱NPD的控制。

3. 彻底断联——拉黑注销删除NPD可以联系你的账号和联系方式

不要让他知道你的“好消息”,比如加薪、发财、交新男友。

免得他再次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对你进行报复捣乱,给你增添麻烦,亦或者对你这个被抛弃的“血包”回吸。

反制NPD是一个心里博弈的过程,需要极大的智慧、耐心和勇气,需要足够的脸厚心狠。

如果你自知没有这么强的自控力、也没有不能化解的不甘心,彻底远离NPD永远是最佳的选择!

对付NPD,根本不需要翻脸,记住这四句话

“有些人,不值得你浪费精力去改变他们;你唯一要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态。”

人生漫漫,我们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一些人搞得心烦意乱,甚至让自己陷入无休止的情绪漩涡无法自拔。

这类人中,有一个典型的群体,他们就是NPD(自恋型人格障碍者)。

与他们相处,简直像是在一场无休止的拉锯战里,你永远在为争取一丝认同、沟通的一点点公平而耗尽心力。

现在我们谈起NPD,很多人都说是和他们翻脸争斗报复他们。

但你知道吗?

对付NPD,根本不需要翻脸、争斗,也不需要每次都带着满腔怒火去反击。

记住这四句话,你就赢了。

第一句:不讨好,做自己

你有没有发现,和NPD相处时,他们总是让你不自觉地想去讨好他们?

想要通过某种方式让他们认可你,让他们觉得你是“对的”。

这种感受非常微妙,但又非常真实。

NPD的掌控欲和对他人情绪的操纵让你不自觉地步入他们的情感陷阱,想要通过他们的认同感来寻找自我价值。

可现实是,这条路走不通。

你永远得不到他们的真正认可,因为他们的需求就像无底洞,无论你怎么努力,始终无法填满。

而且,越是迎合,越是失去自己。

最终,你会发现自己彻底被掏空。

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停止讨好。

你不需要他们的认同来证明你的价值。

做自己,这是你对抗他们的第一步。

你的价值不是通过他们的眼睛定义的,只有你自己才是你生活的主宰。

只要你敢于真实面对自己,敢于去接纳自己不完美的那一面,那么你就已经赢了一大半。

NPD的特点是,他们需要通过贬低他人来提升自我。

你越是想讨好他们,越会发现他们变本加厉地贬低你。

与其如此,不如坦然接受自己的缺点和不完美,做你自己。

这是你唯一可以控制的,也是你真正的力量所在。

有句话说得好:“你不是人民币,做不到每一个人都喜欢你。”

所以啊,当你不再讨好他人,而是专注于自己,你会发现你的世界变得轻松很多。

与其去向NPD证明什么,不如花时间去充实自己,这才是真正的赢。

第二句:不迎合,有底气

NPD往往通过操纵他人来满足他们的自我膨胀感。

他们会通过微妙的情感操控手段,试图让你按照他们的期望行事,让你失去自主性。

你会发现,他们总是在给你暗示,让你感觉自己不够好、不够聪明、不够值得被爱。

他们想要让你走进他们的世界,按照他们的规则来生活,而这正是NPD最擅长的地方——通过削弱他人的信心来巩固他们的控制力。

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时,就必须学会不迎合。

不迎合他人的期望,不是因为你冷漠,而是因为你有自己的底气。

你要清楚,你是谁、你想要什么、你的价值何在。

这些都不是通过别人来决定的,而是通过你自己的内心力量来定义的。

迎合NPD只会让你陷入更深的情感漩涡,而不迎合则会让你找到自我。

你有底气,你有自己的人生方向。

任何想要掌控你情绪的人,都不值得你过多关注。

与其费心去讨好和迎合,不如将时间和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比如提升自己,追求真正的快乐。

生活中,你永远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

所以,停止迎合那些永远不会真正尊重你的人,做一个有底气的人。

这种底气来自于对自己的认同,来自于内心的力量。

第三句:不在意,心开阔

和NPD相处的人,大多数时候都会觉得自己活在一种情感绑架之中。

他们会通过言语、行为甚至细微的情绪表达让你觉得自己做错了,或是让你感觉必须为他们的感受负责。

久而久之,你可能会陷入一种循环,觉得自己无法摆脱他们的情感操控。

但是有一点你必须明白:你不是为NPD的情绪负责的。

他们的自我中心让他们永远处于一种“受害者”或“英雄”的角色,而这两种角色的核心都是自我服务。

他们无论是哭诉还是攻击,都是为了维护自己脆弱的自尊。

所以,不要在意他们的情绪起伏,不要让他们的情感波动影响你的心情。

有句话说得好:“别人怎么看你,与你无关。”

这在对付NPD时,尤为适用。

NPD的评价、指责或是冷漠,都只是他们用来控制你的一种手段。

他们想通过这些方式让你感到不安、焦虑,从而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身上。

但是,当你不再在意这些外部评价时,你就能够轻松脱身。

心开阔一点,不要被他们的情绪所绑架。

当你不再关注他们的评价,而是将注意力转向你真正热爱的事情时,你会发现生活突然轻松了很多。

而NPD最害怕的,就是你不在意他们,因为他们无法再通过操纵你的情感获得快感。

第四句:不追问,当空气

与NPD相处,很多人最大的困惑在于,总想去追问,去搞清楚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做。

我们总想通过了解他们的内心来破解他们的行为逻辑,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现实是,你越追问,越陷得深。

NPD的行为往往是无逻辑的,或者说,逻辑是服务于他们自己的需求的。

他们可以在一分钟内对你和颜悦色,下一分钟就对你冷若冰霜。

你追问越多,得到的答案越是模糊甚至自相矛盾。

这是因为,他们本质上并不在意你的感受和想法,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

所以,不要试图去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也不要陷入无休止的追问。

你所需要做的,是学会把他们“当空气”。

就像空气一样,你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但却不需要时时刻刻关注它。

当你把NPD的行为看作是一种无关紧要的背景噪音时,你就能够真正从他们的控制中解脱出来。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与其纠结于NPD的行为,不如将时间和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上。

当你活得足够精彩、足够独立,你会发现那些NPD反而对你无计可施。

他们无法再通过你的情绪获得控制感,而你也不再是他们游戏中的一颗棋子。

与其试图改变他人,不如学会掌控自己的人生。

这是你能给予自己最好的礼物。

人生很短,没必要把精力浪费在那些不值得的人身上。

当你不再被NPD的情感操控牵着鼻子走时,你就赢了。

参考文献

[1] Caligor, E., Levy, K. N., & Yeomans, F. E. (2015).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Diagnostic and clinical challenge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72(5), 415-422.

[2] Pincus, A. L., & Lukowitsky, M. R. (2010). Pathological narcissism and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 6(1), 421-446.

[3] Ronningstam, E. (2009).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Facing DSM-V. Psychiatric annals, 39(3), 111-121.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