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我见众生皆草木,唯独见你是青山——中华爱情诗词中的青山情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我见众生皆草木,唯独见你是青山——中华爱情诗词中的青山情结

引用
简书
1.
https://www.jianshu.com/p/73d03efbfa6f

爱情以及由此转化而来的亲情,乃人类最基本、最神圣的情感形态,故成为古今中外文学创作的主题。古往今来,人们的爱情无不因缘而聚、缘散则离,谁都无法确保白头偕老、从一而终。正如台湾作家黄于洋《路过》中所言:“聚散离合终有时,历来烟雨不由人。”正因如此,爱情之坚贞、离散之忧愁、异地之思念等,都成为中华诗词创作的重要文学意象,而不老之青山则成为见证和倾诉爱恨离愁不可或缺的对象。品读如下所选诸篇古今以“青山”为主轴的爱情诗词,堪比欣赏一部演绎爱情千回百转之诸般情节的诗化影视剧。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古典诗文中常用“山盟海誓”、“海枯石烂”来描写男女之间的爱情盟誓,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此比喻最早出自敦煌遗书第四三三二号之《菩萨蛮》。这是一首敦煌曲子中的唐代民间词作,最早描写了男女间的爱情盟誓。词曰:“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大意是:枕前已经连连许下千万般誓愿,想要断绝关系要等到青山腐烂,水面上秤锤漂浮,直到黄河干枯得见底。还要白天看见星星,北斗回到南面。即使这些事都出现了,还是不能中断,除非是半夜三更出现了太阳!

为了表达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全词一共使用了六种自然景物和非现实现象表达了主人公的愿望。在主人公眼中,爱情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共存,夸张又不过分地强调了爱情的永固。此词圆熟流丽,挥洒曲折,富于独创性的表现方式,使得这篇抒情之作成为唐朝诗苑中的一颗明珠。

北宋赵长卿《贺新郎》词言:“终待说山盟海誓,这恩情到此非容易。”南宋辛弃疾《南乡子·赠妓》词言:“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山盟海誓(海誓山盟)”一词正式归纳提出。

谁言会面易,各在青山崖

唐代“诗仙”李白有一首五言绝句《古意》,通过比兴的手法描绘当时青年男女之间美好的爱情:“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谁言会面易,各在青山崖。女萝发馨香,兔丝断人肠。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芬芳。中巢双翡翠,上宿紫鸳鸯。若识二草心,海潮亦可量。”

诗中写道:新婚夫妇,夫君就像是女萝草,妻妾就如菟丝花。女子有了心上人,就好像轻柔的枝条,只有在春风里才会摇曳生姿。新婚以后,妻妾希望依附夫君,让彼此关系缠绵缱倦、永结同心。谁说见一面很容易,我们各自在青色山崖的两边。夫君在外春风得意、如鱼得水,而妻妾却在家里忧心匆匆、痛断肝肠。妻妾在家除了相夫教子外,别无旁务,因而想入非非。我的归宿在哪里?夫君该不会在外面与别的女子“共芬芳”、做“鸳鸯”吧?夫君啊!假如为妾的有二心的话,那么海水也可以用斗来量了。李白在这首诗中通过描写夫妻间情感的微妙变化表达了自己官场失意的落寞情怀。“谁言会面易,各在青山崖”引发的情感危机,在古往今来的爱情及家庭生活中可谓比比皆是。

青山隐隐水迢迢,离愁思念柔肠断

南宋有五首面对青山抒发爱情离别、失恋思念之愁情的经典词作非常值得一读。

其一,谢直《卜算子·赠妓》:“双桨浪花平,夹岸青山锁。你自归家我自归,说着如何过?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将你从前与我心,付与他人可!”

大意是,船桨停止了划动,江面已经恢复平静不起波澜,两岸的青山遮住了视线。你我都各自归家吧,不要说一起生活的事情了。从此以后我肯定不会再想念你,你也不要再想念我了。你把以前对我的那一腔心意,送给他人就行了!

谢直早年颇有志向,但因仕途多舛,意志消磨,从此寄情风月,沉湎青楼。忽然有一天想家了,他匆匆忙忙辞了官,青楼里有一个妓女一直追到江边,痛哭流涕,依依不舍。谢直取下头巾,写下了这首《卜算子·赠妓》。这是一首决绝而哀伤的诗篇,语言直白而情感深沉,富于悲剧色彩。

其二,吴文英《西江月》:“江上桃花流水,天涯芳草青山。楼台春锁碧云湾。都入行人望眼。一镜波平鸥去,千林日落鸦还。天风袅袅送轻帆。蓦过星槎银汉。”

该词主要通过描写一些江上所见的景色以及化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现出了情人分别时的满场愁绪。上片“江上”四句,述眼中之景。此言行旅之人离开这里而去,他近观在浓荫遮掩之中的楼台显得隐隐约约;抬头望天空,上有白云朵朵飘;水湾内泛着碧波,江面上桃花纷纷随着流水而去;远望天涯无尽头,芳草凄凄,青山隐隐水迢迢。

下片“一镜”四句,由景生情。此言旅人这一次是乘船而去,所以沿途能见江平如镜,风帆轻送之景。又可见到江鸥在随船逐舟地盘旋飞翔。眺望西边,夕阳已经落在林梢之间,又闻归鸦聒噪入林之声。一忽工夫,行船乘风破浪载着旅人渐去渐远,从此一别,仿佛要与留在这儿的爱人分隔在迢迢天河的两侧了。

其三,蔡伸《苏武慢·雁落平沙》:“雁落平沙,烟笼寒水,古垒鸣笳声断。青山隐隐,败叶萧萧,天际暝鸦零乱。楼上黄昏,片帆千里归程,年华将晚。望碧云空暮,佳人何处,梦魂俱远。忆旧游、邃馆朱扉,小园香径,尚想桃花人面。书盈锦轴,恨满金徽,难写寸心幽怨。两地离愁,一尊芳酒凄凉,危阑倚遍。尽迟留、凭仗西风,吹干泪眼。”

此词为深秋羁旅伤别怀人之作。上片以写景为主,描绘了秋江黄昏的凄凉景色及对佳人的思念。佳人渺远于千里暮云之外,而词人却望平沙、望青山、望天际、望碧云,表达了其刻骨销魂的相思切盼佳人的恋情。下片回忆过去相聚的欢乐,与眼前的漂泊凄苦形成鲜明对照。词层层递进,依次抒写离愁别恨,缠绵悱恻,颇令人感怀。

其四,程垓《卜算子》:“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望以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独自上层高楼,极目远望,青山在远方若隐若现。望到夕阳要坠落的时候,还是看不见鸿雁飞来传音信。独自走下高楼楼下的蟋蟀发出凄怨之声。待到明月高悬时,仍然愁思肠断。

这是一首闺怨词,词中以时间作为线索,引出登楼少妇心情的变化。触景生情,徘徊悱恻,感情一直没有完全道破,但作者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大家都可从字里行间悟出。

其五,南宋女词人朱淑真《江城子·赏春》:“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悄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大意是:初春细细微微的小风夹杂着小雨还有一点寒意,在酒樽前刚想畅饮,却回忆起以前的欢乐时光。那时寂寞无欢,只有手拈梨花,任泪水流淌过如花的脸际。还记得南浦分别时的情景:芳草萋萋,云烟漠漠,他的背影消失在远方。那一刻,柔肠寸断,泪眼模糊、无语独看高高的青山。想起昨夜梦中,与伊人喜结重聚之缘,心思缱绻间竟悄然无语。梦中欢情正如水云渺渺,怎奈突然醒来,愁情恨意仍在。回思梦中幽欢,面对眼前寒衾,展转反侧,倍觉凄凉,懊恼、嗟呀、哀叹,全然无济于事,于是发出了凄凉绝望的哀鸣:“天易见,见伊难!”

这首词写失恋的悲愁,充满作者心灵深处的凄厉哀鸣。朱淑真在少女时期曾有过一段自由爱恋的幸福,可是后来由父母主婚,强嫁一俗吏,志趣难合。女词人已为人妻之后,夫君对她不习女红而痴迷于诗文很不理解,更与精通诗词书画的她无法进行精神上的沟通。婚后的日常生活渐渐变得枯燥无味。这首诗写的便是女子对“前男友”的思念之情。在风雨飘摇,春寒料峭的时节,女主人公独自追忆与心上人一起欢会的时光。而今,心上人不在身边,她只有一个人凭阑垂泪,痴痴地望着行人的归路和远处的青山。

纨扇芙蓉隔秋水,枕屏云雨自青山

明居节诗言:“公子临行出翠鬟,新歌能解唱阳关。不嫌杜牧三觥后,生怕周郎一顾间。纨扇芙蓉隔秋水,枕屏云雨自青山。烛花影里银筝畔,谁见惊鸿向月还。”(《洵美濒行携歌姬过山中言别阻雨不赴因简以诗》)

此诗描绘了一幅离别场景。“公子临行出翠鬟”,写出了主人公子即将远行,美丽的歌姬依依不舍地为他送行,形象生动。“新歌能解唱阳关”,暗示了离别的忧伤氛围,阳关曲调常与离别相联。“不嫌杜牧三觥后”,借杜牧酒后的豪放,表达公子在离别之际仍能承受些许酒力,但“生怕周郎一顾间”,又流露出对被遗忘的担忧,暗示了他对歌姬深情的牵挂。“纨扇芙蓉隔秋水”,以纨扇和芙蓉比喻歌姬的清雅,而“隔秋水”则象征着距离和难以逾越的情感。“枕屏云雨自青山”,通过想象他们在雨夜中的思念,表达了深深的眷恋。最后,“烛花影里银筝畔,谁见惊鸿向月还”,以烛光、银筝和惊鸿归月的画面,寓言歌姬如孤雁般期盼公子的归来,余韵悠长,意境凄美。

楚天魂梦与香消,青山暮暮朝朝

清代纳兰容若词言:“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楚天魂梦与香消,青山暮暮朝朝。断续凉云来一缕,飘堕几丝灵雨。今夜冷红浦溆,鸳鸯栖向何处?”(《河渎神·风紧雁行高》)

大意是:秋风萧瑟,卷起漫天落叶,大雁向着南方高飞。我们的爱情匆匆开始,又匆匆结束,徒然留下无尽的相思。偶然飘来一朵凉云,洒下几点雨,不由令人记挂起那生着红草的水滨,鸳鸯今夜该向哪里栖宿?

词的上片写景,营造凄清的氛围;下片借景抒情,运用“凉云”“灵雨”等意象描绘出一幅扩大的景象,结句卒章显志,表现出对自己所想之人的盼望之情。全词极富意境,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所见所想之景,表达了词人对所想之人深沉的思念之情,烘托出梦断香消的刻骨悲伤。

词中“无边落木萧萧”,用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之典,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就好像无边的落木,落叶无边,枯寂蔓延开来,无法收拾。而容若之所以开篇如此描写,正是要写出相思之苦的痛楚:“楚天魂梦与香消,青山暮暮朝朝”。此句用典于战国宋玉《高唐赋》:从前,楚襄王和宋玉游览云梦台,远望高唐观,高唐观上云气特异,状如峰峦,升腾直上,忽然又改变形状,顷刻之间,千变万化。襄王问宋玉:“这是什么云气呀?”宋玉回答:“这就是所说的朝云。”襄王又问:“什么是朝云?”宋玉回答:“从前先王曾经游览高唐观,感到困倦,白天就睡着了,梦见一个女子,说:‘我是巫山之女,高唐之客,听说大王游览高唐观,愿为你侍寝。’先王于是和她同寝,离开时告辞说:‘我住在巫山南面险峻的高山,早上化作灿烂的云霞,傍晚变成霏微的烟雨。朝朝暮暮,就生活在阳台之下。’先王早上起来观看,果真象她说的那样,所以给她修建庙宇,封号为朝云。”襄王问:“朝云刚出现时,是怎样的情景?”宋玉回答说:“她刚出现的时候,宛若茂盛挺拔的青松,稍微过了一会,现出亮丽婀娜的姿容,扬起长袖,遮住眩目的阳光,凝神伫望,若有所思。忽然又变幻了模样,驾着驷马之车疾驰,车上插着饰有羽毛的旌旗,凉风习习,细雨清凄,等到风住雨停,云清雾散,无处可寻。”后人在诗文中便以此作为男女情事的常用之典,比喻人世间的情爱,本就是因缘际会、朝朝暮暮,这是无法用理性去控制的。

《高唐赋》是写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爱情故事。此神女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其自由奔放、大胆追求爱情的举动,所谓“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这是一片赤裸裸的原始激情和欲望的自然流露,是未曾受到任何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束缚的人性的直接张扬。这种随意放任的性关系并非宋玉的凭空想像,而是原始初民爱情生活的真实反映,是对于原始时代“自由”婚姻的朦胧回忆。

入目无他人,四下皆是你

现代才女林徽因以“青山”为喻,写出了世间最美的爱情诗话:“不在你左右,却被你左右,入了心的人见与不见都想念,心是我的,心里面装的却满满都是我的思念。如同潮来潮去,爱到深处无法呼吸,入目无他人,四下皆是你,我见众生皆草木,唯独见你是青山。”

其中,“我见众生皆草木,唯独见你是青山”一句,化用自杜甫诗《青山》名句“我见众山皆草木,唯有见你是青山”。用俗语说,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表达的是在我的心目中你永远是高大伟岸、值得信赖的青山形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