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真的想问:彩条牙膏挤出的颜色为什么不会混在一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真的想问:彩条牙膏挤出的颜色为什么不会混在一起?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8981741_121443915

在日常生活中,彩条牙膏是一种常见的产品,其独特的外观和功能吸引了许多消费者的注意。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彩条牙膏在挤出时,颜色始终分明,不会混在一起呢?这个问题涉及到流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非牛顿流体。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揭开彩条牙膏颜色不混杂的奥秘。

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流体,如水、牛奶、果汁等。这些流体在受到外力时,其黏度通常不会发生变化,这类流体被称为牛顿流体。例如,当我们直接将水从瓶子里倒出来,或者用力挤压瓶子将水挤出来时,水的黏度几乎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然而,并非所有流体都像水这样简单。有些流体的黏度会随着外力的变化而变化,这类流体被称为非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可以分为三类:剪切增稠流体、剪切稀化流体和宾汉流体。

剪切增稠流体

剪切增稠流体的特点是,在外力增大的情况下,其黏性会增大。这类流体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来观察。例如,将玉米淀粉与水按照1:1.25到1:1.3的比例混合,得到的淀粉糊糊就是一种剪切增稠型的非牛顿流体。在受力较小的情况下,这种糊糊的黏度不高,你可以轻松地用手指搅拌。但如果突然对它施加一个较大的力,比如用力打一拳,它会突然变得“硬邦邦”。

剪切稀化流体

与剪切增稠流体相反,剪切稀化流体在外力增大的情况下,黏性会减小,变得更稀。这类流体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如人体的血液、番茄酱、花生酱等。以番茄酱为例,如果直接拿起瓶子往外倒,番茄酱的黏性很大,很难倒出来。但如果一边摇动瓶子一边往外倒,番茄酱就会变稀,自己就会流出来。

宾汉流体

宾汉流体是一种特殊的非牛顿流体,其数学模型是由尤金·C·宾汉(Eugene C. Bingham)提出的。这种流体在不受外力或受到外力较小时,表现出固体的特征,不会流动。只有当外力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它才会突然表现出流动性。牙膏正是这种流体的典型代表。

在日常生活中,牙膏在存放和运输时受到的外力很小,几乎可以视为固体。只有当我们用力挤压时,牙膏才会像黏稠的液体一样被挤出来。一旦外力停止,牙膏也不会继续流动,因此不会弄得到处都是。

彩条牙膏的“自动隔离”机制

了解了宾汉流体的特性后,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彩条牙膏在挤出时颜色不会混杂了。在不受外力或未受到足够外力时,不同颜色的彩条可以视作固体,它们不会相互混合。当受到挤压后,牙膏虽然能够流动,但其黏度仍然较大,因此可以以分离的条带形式出现在牙刷上。

此外,一些彩条牙膏的彩色部分和白色部分是前后分布的,其盖子内部有特别的结构。这些结构的设计使得白色牙膏从中间的粗孔中被挤出,而彩色牙膏则从旁边的小孔中被挤出,从而形成彩条状。

牙膏尾部的小方块颜色

在搜索牙膏“彩条”相关的内容时,还看到一则谣言,称纯天然成分的牙膏,尾部小方块颜色是绿色的;天然成分加药物的牙膏,小方块颜色是蓝色的;小方块颜色黑色,则表示牙膏是完全的化学成分。这种说法毫无依据。

牙膏尾部的彩色标签仅仅是为了方便机器定位牙膏的尾部,基于这个位置进行切割封装。不同的颜色只是为了方便与包装颜色进行区分,方便机器识别,与牙膏的成分没有任何关系。仔细观察牙膏的成分,你会发现绿色标签的牙膏中也含有大量所谓的“化学物质”。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