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翻转课堂的起源及内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翻转课堂的起源及内涵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169528019_768965

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流程,将知识传授放在课前,将知识内化放在课堂。这种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西点军校,经过多位教育家的探索和实践,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教育改革趋势。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翻转课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核心理念。

翻转课堂的起源

翻转课堂的理念最早出现在19世纪早期,西点军校的General Sylvanus Thayer 有一套他自己的教学方法,即在课前,学生通过教师发放的资料对教学内容进行提前学习,课上时间则用来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开展小组间协作解决问题。这种教学形式已经具备翻转课堂的基本理念,也是翻转课堂思想的起源。

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埃里克·马祖尔(Eric Mazur)在1991 年就提出,计算机在未来的教学中会起到巨大的作用,可以取代教师的部分工作。马祖尔教授还创立了一种他认为能使教学更有活力的教学方法———PI(PeerInstruction)教学法。他论述了学习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知识的传递,然后是知识的内化。这一观点成为翻转课堂的重要理论基础,翻转课堂的独特之处正是知识传递与知识内化的颠倒。

2000 年, 美国Maureen 等在迈阿密大学讲授“经济学入门”课程时采用了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利用万维网和多媒体让学生在家或者在实验室观看讲解视频, 在课堂上以小组形式完成家庭作业。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具备了翻转课堂的基本形式,但是,他们没有提出“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的相关名词或概念。

2001 年,麻省理工学院(MIT) 启动了“开放课件项目”(OCW),拉开了国际开放教育资源(OER)运动的序幕。

2004年,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将辅导资料制作成视频,放到YouTube网站上,结果他的教学视频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萨尔曼·可汗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反馈信息,两年后,Salman Khan 创建了Khan研究所。全球视频公开课、可汗学院的盛行,成为了翻转课堂得以迅速发展的关键性推动因素。

2007 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Point 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然后上传到网络上,以供旷课的学生课后学习。意想不到的是,没有旷课的学生也会通过这些在线资源去重温课程。后来,两位教师就尝试颠倒传统的教学模式, 课前让学生在家观看教师提前录制的视频,课堂时间用来完成作业,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翻转课堂”模式。两位教师实施这一模式后,教学效果超出了人们的预想,从而翻转课堂在美国各个学校得到大力推广。现在很多人称“林地公园”高中为翻转课堂的起源地。

2011年末,《环球邮报》和《纽约时报》都登载了关于翻转课堂的文章,文中提出翻转课堂是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鉴于美国翻转课堂实践成效惊人,百年名校重庆江津聚奎中学组织过师资力量对翻转课堂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实际教学中借鉴翻转课堂模式,从2011 年秋开始,实施一种全新的课改模式———翻转课堂,搭建了视频和学习管理平台,为每位学生发放了平板电脑。他们将技术融入课堂,帮助学生个性化学习。但是他们的实验与研究结果,我并没有查到相关数据,所以有兴趣的老师或者重庆的老师可以想办法探究一下。

2012 年1 月30 日,在“林地公园”高中举办了翻转课堂“开放日”(open day),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来观看翻转课堂的运作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这充分说明,翻转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得到国外学校认可。但是,我国目前对翻转课堂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在网络各种知识数据库中,以“翻转课堂”、“翻转教学”、“反转教学”、“颠倒课堂”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经过逐个审阅,内容相关的文献很少,从2012年开始,每年大概也就是20篇左右的论文发表。

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

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就是翻转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前,学生在家利用教师提供的视频和相关材料进行学习;课堂时间则用来解决问题,概念深化, 参与合作性学习。此模式将最宝贵的学习资源———时间最大化。

许多人将翻转课堂与网络课程等同,显得比较狭隘。网络视频课程确实是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视频可以替代教师的部分工作,但是并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翻转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互动环节。换句话说,是翻转课堂的综合教学方法而非单独的视频在起作用。

传统课堂、翻转课堂、网络课程的比较

特征
传统课堂
翻转课堂
网络课程
知识传递
课堂讲授
课前视频
在线视频
知识内化
课后作业
课堂讨论
自主学习
师生互动
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
在线互动
学习效果
统一进度
个性化学习
自主进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