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四忌”巧破高考地理选择题
“四有四忌”巧破高考地理选择题
在"三新"背景下的高考地理选择题中,选择题占据了整张试卷的"半壁江山"。这类题目知识点丰富、综合性强且分值大,但考试时间有限,学生容易因思维偏差而误选,导致成绩波动。本文将介绍一套"四有四忌"策略,帮助考生提升解题准确率。
"四有"策略正面突破"瓶颈"
"四有"策略指的是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四种意识:材料意识、尺度意识、比较意识和主体意识。
1.1 材料意识
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往往就隐藏在题目所给的材料中。命题者会在材料中给出关键提示,比如对考查区域的地理特征描述、研究结果说明等。解题时不仅要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更要紧密结合材料,确保所选答案有材料佐证。
例1:(2024年广东省选考,1题)
1984年以来,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酒产业发展经历了萌发停滞(Ⅰ)、缓慢发展(Ⅱ)、快速发展(Ⅲ)和高速发展(Ⅳ)4个阶段,葡萄种植面积持续增加,葡萄酒生产集群规模不断扩大且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图1反映4个阶段葡萄种植区自然要素变化。据此完成1题。
1.1984年以来,贺兰山东麓地区新增葡萄种植区趋向( )
A.土壤更贫瘠地区
B.黄河两侧平原区
C.暖湿化加剧地区
D.贺兰山高海拔区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有机质含量从阶段Ⅰ到阶段Ⅳ的数值越来越小,说明整体葡萄种植区域的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越来越低,而葡萄种植面积持续增加,这说明贺兰山东麓新增葡萄种植区向土壤更贫瘠的地区扩展,A项正确;据砾石含量图可知,从阶段Ⅰ到阶段Ⅳ葡萄种植区域的砾石含量占比越来越高,而黄河两侧平原区沉积作用显著,土层深厚,砾石含量少,所以新增葡萄种植区不应向黄河两侧平原区扩展,B项错误;据年均降水量图和年均气温图可知,从阶段Ⅰ到阶段Ⅳ年均降水量不断增加,年均气温以下降趋势为主,说明新增种植区域气候冷湿化加剧,C项错误;葡萄生长需要适宜的热量条件,贺兰山高海拔地区热量条件较差,新增区域不应向高海拔地区扩展,D项错误。
1.2 尺度意识
地理学科的研究建立在一定尺度之上,这个尺度包括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面对不同尺度的区域,研究的要素和方法也存在差异。因此,在解题过程中,所选答案描述的尺度要与题干中涉及的尺度保持一致。
例2:(2024年湖南省选考,16题)
2019年9月17—18日西藏林芝地区出现了两次强降雨。研究表明,深入谷地的季风为该地降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山谷风影响了降雨的时空变化,使降雨呈现明显的时段特征。图2示意两次强降雨时距地面10米处的风向与风速。据此完成16题。
16.两次强降雨时谷地风速差异显著,主要原因是( )
A.地形阻挡
B.东南风影响
C.气温变化
D.摩擦力作用
解析:
题目中要求解释两次强降雨谷地风速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两次强降雨出现在2019年9月17—18日西藏林芝地区,时间较短,因此正确选项应该是在这两天之内有变化且能够合理地解释这两天的风速差异。这样一来,A选项可以排除,因为地形不会在两天之内发生变化,与题干中的时间尺度不相符。
1.3 比较意识
地理试题中有很多属于比较类试题,常见的考查方式有对不同时间、不同空间进行比较和运用比较结果解释地理事物的特点、成因、演化过程的差异等。比较类型的选择题,所选择的选项一定是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且能够回答题目所问的问题。
例3:(2022年全国甲卷,2,3题)
浙江S集团是一家研发和生产空调控制元件和零部件的企业,其生产的零部件占全球智能空调配件市场60%以上的份额。至2017年,S集团除国内工厂外,还在美国、墨西哥、波兰等国家建有工厂。其国内工厂生产的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满足出口需求。2018年,在国内工厂产能饱和、订单不断增长的情况下,S集团入驻越南某工业园,在买地自建厂房的同时,租用厂房开展生产。据此完成2,3题。
2.与国内建厂相比,S集团选择在越南建厂,可以( )
A.降低生产成本
B.增加产品产量
C.提高产品质量
D.方便原料供应
3.推测入驻越南的S集团在自建厂房的同时租用厂房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投资
B.提升企业形象
C.支持园区建设
D.满足客户需求
解析:
第2题明确比较“与国内建厂相比,S集团选择在越南建厂”的优势。越南与我国相比,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越南建厂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低,因此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
另外,有些题目中虽然仅仅对某一地点、时间或者某一地理事件进行设问,没有明确的比较对象,但实际上暗含其中,在解题过程中要将隐含的比较对象找出来。通过对比找差异,以便选择时更有针对性。此题组中第2题有明确的比较对象,而第3题没有,只要求对入驻越南的S集团在自建厂房的同时租用厂房进行解释。如果仅从这一设问出发进行选择的话,减少投资和满足客户需求都比较模糊,难以选择。面对这种有隐含对象的比较题目,可以将隐含的比较对象找出来。入驻越南的S集团在自建厂房的同时租用厂房是与S集团完全自建厂房或S集团完全租用厂房相比,因此所选择的答案是入驻越南的S集团在自建厂房的同时租用厂房所具有的优势,且这个优势是单独自建厂房或单独租用厂房所不具备的。自建厂房的优势从长远来看是可以降低租金,租用厂房的优势从短时间来看也是较建设厂房成本更低,因此无论是单独的自建厂房还是单独的租用厂房,都会比既要自建厂房又要租用厂房投资更少,所以A项错误;而材料中提到“在国内工厂产能饱和、订单不断增长的情况下,S集团入驻越南某工业园,在买地自建厂房的同时,租用厂房开展生产”可知,其主要目的是尽快完成产品生产,及时响应客户需求,所以D项正确。除此之外,还可以对选项进行对比,当四个选项中的某两个或三个选项的意思相近,或属于同一类时,一般不会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选项应该是独一无二有别于其他选项的。
1.4 主体意识
选择题中常见的设问主体有政府、企业、民众,不同的主体在同一个地理事件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关注的问题、承担的责任是有区别的。在选择过程中,所选择的选项要契合不同的主体。
例4:(2024年新课标卷,5题)
容积率是城市建设用地地块上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一般来说,工业园区中楼层越多,容积率越高,图3示意某城市工业园区规划的功能分区。其中,各产业园容积率按照适合生产的最大容许程度取值,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生活居住区曾有以高层建筑为主的高容积率和以中高层建筑为主的低容积率两个规划方案,政府部门最后采纳了低容积率方案,据此完成5题。
5.推测政府部门采纳生活居住区低容积率方案的目的是( )
①打造舒适生活空间
②提升建筑物质量
③与城区建筑相协调
④提高土地出让价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此题题干为“推测政府部门采纳生活居住区低容积率方案的目的是”。题干中的主体是政府部门,在①②中,②为“提升建筑物质量”,提升建筑物质量的主体应该是建筑商而非政府,所以②错误;而提升舒适生活空间,打造宜居环境则是政府该考虑的,所以①正确;在③④中,④为提高土地出让价格,利润应该是企业所需要重点关注的,低容积率可提升居住舒适度,打造高品质住宅,从而提升企业利润,不是政府的主要考虑因素,所以④错误。③与城区建筑相协调,促进工业园区与城区景观协调,是政府该考虑的,所以③正确,故选择A项。
"四忌"策略排除错误选项
"四忌"策略是指选择题选项中常见的错误类型,包括以偏概全、答非所问、偷换概念和与事实不符,利用这些策略可以帮助考生排除错误选项,提升答题质量。
2.1 忌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是一种逻辑谬误,指的是在进行归纳推理时,认为“部分”具有的属性或特点,“整体”也具有,然而并不一定如此。具体到选择题中的表现是:选项中的部分是客观事实,能够回答题干中的问题,但是选项中另外的部分不是客观事实,或者无法回答题干中的问题。
2.2 忌答非所问
“答非所问”是在逻辑学上所使用的语言诡辩技巧,即回答问题时,有意或无意地回答不相关的问题。在选择题中,设置的选项描述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或者是能够从题目中获取的信息,但是这些选项却并不能回答题干中所设置的问题。
例6:(2024年新课标卷,2题)
湖南省永顺县双凤村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村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村寨中一条小溪蜿蜒流淌,潺潺水声伴随着弯弯青石板路和依山而建的土家转角吊脚楼,勾勒出一幅土家山寨的美丽画卷,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图5示意双凤村的建筑分布,图6显示在建的转角吊脚楼。据此完成2题。
2.双凤村传统民居的转角设计主要是为了( )
A.适应潮湿环境
B.便于就地取材
C.充分利用空间
D.追求视觉美观
解析:
题目材料中提到“依山而建的土家转角吊脚楼”,从图片材料中也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吊脚楼设计,这非常容易让学生联想到吊脚楼的常见功能———防潮,故而选择A项———适应潮湿环境。但是题目中考查的并不是吊脚楼的功能,而是转角设计的主要目的。适应潮湿环境是吊脚楼的主要功能,而不是转角设计的主要目的,所以可以排除A项。
2.3 忌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是指在思维和辩论过程中,用一个概念去替换另一个不同概念,从而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在做题过程中,学生常将类似的概念混淆,所选择的答案不是题目中所定义的概念,而是换成自己熟悉或者自己所理解的概念。
例7:(2022年全国甲卷,10题)
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杭盖草原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通常鼠类打洞、啃食等对草原多有破坏,而杭盖草原的河谷中鼠害却很轻。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喜爱的牧场。据此完成10题。
10.相对于周边坡度较大的草原,杭盖草原的缓丘牧草生长更好,是因为缓丘上( )
A.降水较多
B.蒸发较弱
C.温度较高
D.径流较少
解析:
设问是基于坡度的差异提出的,答案也要基于坡度差异进行选择,不能将其替换成常见的概念如“坡向”“海拔”等。降水较多、温度较高,更多是基于坡向和海拔差异所产生的,与坡度关系不大,因此可以排除A,C项。
2.4 忌与事实不符
与事实不符即选项能够推理、论证,也能够回答题干中的问题,但是选项本身并不是客观规律、事实。
(2024年湖南省选考,2题)
石牌镇地处汉江之滨,古时商贾云集,舟楫繁忙,南来北往的人们路过这里都会吃上一碗豆腐。该镇种植的黄豆富含微量元素,豆腐的制作工艺考究,口感独特。近年来,全镇半数以上劳动力在外从事豆制品加工及相关产业,“石牌豆腐郎”远近闻名。据此完成2题。
2.当前有些“石牌豆腐郎”将豆制品加工企业迁回家乡发展,看重的是该镇的( )
①产业基础
②人才优势
③劳动力数量
④市场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劳动力数量、市场需求确实是企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但仔细阅读设问还是会发现端倪:当前有些“石牌豆腐郎”将豆制品加工企业迁回家乡发展,看重的是该镇的什么条件?选择的答案应该是该镇所拥有的优势条件,很明显全镇半数以上劳动力都在外的石牌镇,劳动力数量并不多,且小镇的市场需求是有限的,因此劳动力数量、市场需求这两个选项与石牌镇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可以排除③④。
综上所述,"四有四忌"策略是应对高考地理选择题的有效方法。建议考生在应用的过程中,对答题的情况和使用的策略进行记录,积极地进行归纳与总结,通过持续的练习深化理解,最终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使解题能力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