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高血压人群,降压目标有何不同?1 张表格帮你总结
不同高血压人群,降压目标有何不同?1 张表格帮你总结
对于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血压达标是非常重要的。血压降得越低越好显然是不对的,因为降压的目的并非是为了降压而降压,而是减少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最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但对于不同的个体,血压到底应该降到多少为最为合适?这是每一个临床医生和患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最近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组织我国心血管和高血压领域专家联合编写了我国最新首版《高血压精准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该共识对高血压精准化诊疗的定义、精准化诊断、精准化治疗及精准化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建议,新共识明确了对于不同类型高血压个体降压目标值的推荐。本文仅对此进行总结,以供临床医生降压治疗时参考。
1、成人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和强化降压目标
我国现行高血压指南仍把血压控制目标值确定为**< 140/90 mmHg,如可耐受可降至130/80 mmHg**。
在此基础上,近年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了强化降压的患者可获得更大益处。
研究结果显示,以精准化的无人值守诊室血压测量,强化降压使收缩压目标值 < 120 mmHg 较标准降压收缩压目标值 < 140 mmHg 显著降低了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2、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强化降压目标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干预策略试验亦显示强化降低收缩压目标值诊室血压 110130 mmHg 与标准降压诊室收缩压目标值 130150 mmHg 相比,在降低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基础上,并未增加降压过度导致的肾脏损伤等不良事件。基于医学指南和循证医学的支持,强化降压可为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带来更多心脑血管获益。
3、高龄及超高龄老人的强化降压目标
强化降压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在一些特殊人群中降压目标值应当以个体化衡量。
目前专门针对年龄 > 80 岁高龄高血压患者的大型随机化对照试验仅有高龄老年人高血压试验研究,该研究证实收缩压控制在 < 150 mmHg 时能够减少全因死亡、致死性脑卒中和心力衰竭发生率,同时治疗安全性较正常组无明显减低。
但 2019 年柏林倡议研究发现当血压 < 140/90 mmHg 时,年龄 ≥ 80 岁患者组的全因死亡率增加了 40%,而既往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全因死亡率增加了 61%。分析原因考虑为超高龄患者合并基础病症较多,体质较差等综合因素。故超高龄患者群体的血压控制目标仍需进一步研究。
4、高血压合并衰弱老人的降压目标
老年人群中衰弱合并高血压也较为常见,一项包含 23 个横断面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60 岁以上高血压人群中衰弱的患病率为 14%,而衰弱老人中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 72%。对于合并衰弱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目标目前仍存在争议。
研究者对英国电子病历库中超 14 万 80 岁以上老人的分析显示,不论是否使用降压药,在收缩压 < 120 mmHg 时死亡率明显高于 120~139 mmHg 组,衰弱程度越重死亡率越高,而在收缩压140~159 mmHg时死亡率最低。
然而亚组分析结果却提示,在 75 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治疗中,不论是常规降压组还是强化降压组,衰弱对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均没有明显影响。显示衰弱老人仍能够从降压(血压控制在 150/80 mmHg 以下)中获益。
血压控制目标值在精准化治疗中不仅要考虑到年龄和衰弱程度的差异,同时也需要结合患者的基础疾病,合并不同并发症采用个体化控制血压目标的原则。
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降压目标
对于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在常规降脂、抗血小板等治疗基础上,血压水平控制在120130 / 7080 mmHg范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最低,血压 > 140/90 或 < 120/70 mmHg 均可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血压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之间存在 J 型曲线关系;血压和心血管事件新目标研究发现,舒张压 < 70 mmHg,尤其是 < 60 mmHg 时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明显升高,同时舒张压 > 90 mmHg 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也明显升高。
6、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降压目标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CKD)的患者,既往系统评价显示,强化降压治疗(血压 < 130/80 mmHg)可使 CKD 患者肾脏复合终点事件(肌酐翻倍、eGFR 降低 50% 或终末期肾病)风险降低,但亚组分析却显示,在未合并蛋白尿的 CKD 患者中,强化降压治疗并未改善肾脏结局;与收缩压 < 140 mmHg 组相比,控制收缩压 < 120 mmHg 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和全因死亡风险下降,但有增加急性肾损伤、新发 CKD、低血压、电解质异常等不良事件的风险。
针对非糖尿病 CKD 非透析患者血压控制目标的研究显示,与常规降压治疗组(血压 < 140/90 mmHg)相比,强化降压治疗(血压 < 130/80 mmHg)组的患者 eGFR、复合肾脏终点事件和全因死亡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伴随着强化降压治疗,头晕风险增加。
一表总结
表1 不同人群推荐降压目标
总结
尽管学界目前已对高血压患者不同年龄阶段以及合并不同并发症的情况给予了降压目标值的推荐,但当患者同时有多种合并症时是否需要更加精准的降压目标值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另外,鉴于现有临床研究证据的不一致,目前仍认为在衰弱、超高龄等人群中也应采取个体化的血压管理策略,也就是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耐受性确定适宜的个体化血压控制目标。
参考文献
[1]周冰青,邹雪,杨立.高血压精准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J/OL].中华高血压杂志. https://link.cnki.net/urlid/11.5540.R.20240603.1326.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