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地理的生命线——秦岭淮河一线,附海洋牧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地理的生命线——秦岭淮河一线,附海洋牧场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73611039_100941

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地理中的一个重要地理概念,目前已知的最早论述由著名地理学家张相文提出。秦岭-淮河线是中国地理区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在此线的北面和南面,自然条件、地理风貌、农业生产或是人民生活习俗,均有明显不同。

广义的秦岭是横亘于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以迭山与昆仑山脉分界。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秦岭山脉全长1600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面积广大,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狭义的秦岭是秦岭山脉中段,位于陕西省中部的一部分。在汉代即有“秦岭”之名,又因位于关中以南,故名“南山”。

秦岭东边的淮河是中国的一条大河,全长1252公里,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境内的桐柏山,之后向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流经之处多为平原,河道宽阔、水势平缓,两岸人民尽得淮河滋养,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淮河两岸的地形、河流及水文特征的差异不如秦岭南北的差异明显,在很大程度上淮河作为南北分界线提出主要是依据其地理分区的意义。

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一.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

二.气候上的分界线

  1. 中国半湿润区与湿润区分界线

  1. 中国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活动基温不同,作物熟制不同)

  2. 中国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3. 一月0°C等温线(冬季河流是否结冰)

  1. 年平均降水800mm等降水量线

三.河流水文特征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秦岭淮河以南——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四.土壤类型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多肥沃的褐土(黄壤)。秦岭淮河以南多贫瘠的红壤。

五.自然植被类型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温带落叶阔叶林;秦岭淮河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六.农业生产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耕作制度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花生为主;秦岭淮河以南——耕作制度一年两熟到三熟,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以水稻、小麦、棉花、油菜为主。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

在某一海域内,采用一整套规模化的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的管理体制(如建设大型人工孵化厂,大规模投放人工鱼礁,全自动投喂饲料装置,先进的鱼群控制技术等),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海上放养鱼虾贝类的大型人工渔场。

海洋牧场建设需要满足的条件

(1) 适宜的海洋环境:海洋牧场需要选择水流清澈、透明、水质较好的区域进行建设,避免水流慢、水质浑浊的区域,以确保养殖物的健康。

(2) 丰富的水产资源:海洋牧场的选址要考虑周边海域是否资源丰富,养殖的物种是否适应当地环境。同时也要避免对野生物种的捕捞过度,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 较为稳定的气候环境:海洋牧场的建设需要避开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保证养殖的安全。

(4) 合适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海洋牧场需要科学合理地采用各种物理、化学、生物技术手段,搭建良好的养殖设施和生产线,以达到最佳的养殖效果。

(5) 合规的环境保护措施: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养殖过程中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海洋牧场的建设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只有满足以上条件才能建立成功,实现可持续发展。

海洋牧场存在的问题

(1) 环境污染问题:海洋牧场排放的粪便、药物残留等会对周围的海洋环境造成污染,危害海洋生态平衡。

(2) 对原生态种群的影响:海洋牧场的建立可能会导致渔业资源的枯竭,对一些野生鱼类的生存造成威胁。

(3) 养殖成本高:海洋牧场养殖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养殖环境需要经常更新和维护,因此成本较高。

(4) 养殖效益难以保证:由于受到环境、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养殖效益难以保证,容易造成损失。

(5) 品质问题:由于养殖环境与野生环境不同,可能会对养殖水产品的品质造成影响,如味道、口感等。

(6) 实施和管理难度大:海洋牧场的建设需要政府和经营者共同参与,建设期和运营期需要保障,管理难度相对较大。

海洋牧场的保护措施

(1)建立海洋保护区:设置限制捕捞、控制渔获量、保护生态和环境等规定,从而保护海洋自然生态系统,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2)控制污染:防止工厂及船只排放废水和油污,从源头控制水污染和气体排放,减少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3)控制捕捞:控制捕捞量和捕捞时间,保证海洋牧场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海洋生态平衡。

(4)重建种群:在海洋牧场中进行人工培育和放养,增强自然种群的数量和质量,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5)科学管理:对海洋牧场的管理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和实施,通过定期监测和评估,调整管理措施,确保海洋牧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

(1) 提高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效率:海洋牧场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提高海水中的富营养物质利用效率,增加海洋生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从而提高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率;

(2) 保护自然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牧场可以通过人工控制和调配种植,减少自然因素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3) 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牧场可以为渔业、海洋养殖、海洋旅游等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空间,推动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

(4) 提高食品安全:海洋牧场可以提高海产品的生产量和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海产品的供应问题,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

(5) 缓解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海洋牧场可以有效缓解海洋生态环境、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问题,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