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长针眼怎么治最快?药师必备麦粒肿用药攻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长针眼怎么治最快?药师必备麦粒肿用药攻略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VBRC14G0534A2ZF.html

麦粒肿,又名“睑腺炎”“针眼”,是发生在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大多由细菌感染引起。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麦粒肿的成因、症状、治疗方法及用药指南。

麦粒肿又名“睑腺炎”“针眼”,是发生在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大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如果炎症在眼睑内就叫内麦粒肿,在眼睑外就叫外麦粒肿,上下眼睑均有可能发生。一般是由于未洗手佩戴隐形眼镜或揉眼睛、眼妆未及时卸干净,使用过期眼影、眼霜等诱发,皮脂腺分泌旺盛、痤疮、酒糟鼻、睑缘炎、脂溢性皮炎、糖尿病、高血脂人群更易患病。

麦粒肿的典型症状:上下眼睑患处红、肿、热、痛,病变处有硬结,硬结破溃后可排出脓液。


图:网络

麦粒肿经过及时治疗,预后良好,可以完全康复。药师需要提醒患者按时按量用药,如果药物干预后患者出现红肿加剧等症状加重情形应及时就医,尽早明确是否药物剂量不足或并发其他眼病,根据医师处方采取新的治疗方案。

用药原则

大多数麦粒肿可在数日内自发缓解,不需要特殊干预。热敷可缓解症状促进分泌物排出,应避免挤压或弄破麦粒肿,建议停用眼部化妆品或佩戴角膜接触镜。感染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对于存在大量黏稠化脓性分泌物的细菌性结膜炎患者,可考虑使用抗菌药物滴眼剂或软膏,如氯霉素滴眼液。如果治疗1~2周麦粒肿仍未消退,或麦粒肿长得很大、出血或影响视力,以及整个眼睛都发红,或整个眼睑都发红或肿胀,甚至发红或肿胀扩散到了面颊或其他面部区域者,应眼科就诊。

麦粒肿是指胞睑边缘生疖,形如麦粒,红肿痛痒,易成脓溃破的眼病。从传统中医角度又名“土疳”。本病眼睑为眼睛的表面保护屏障,极易受六淫邪气侵袭,特别是以风邪、热邪、湿邪较为多见。对于未成脓者内外兼治,促其消散,对于已成脓者切开排脓。


图:网络

西医用药

  • 氯霉素滴眼液
  •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 红霉素眼膏

中医用药

清热消肿

适用于风热客睑,证见胞睑局限性肿胀,痒甚,微红,可扪及硬结,压痛;苔薄黄,脉浮数。

  • 银翘解毒丸
  • 明目蒺藜丸
  • 牛黄解毒片
  • 明目上清片
  • 黄连羊肝丸
  • 清热散结胶囊
  • 马应龙八宝眼膏【外用】
  • 龙珠软膏【外用】

健脾益气,扶正祛邪

适用于气虚内陷型,证见针眼反复发作,诸症不重,或面色无华,神倦、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数。

  • 补中益气丸
  • 人参健脾丸
  • 四君子丸

相互作用提示

中药相互作用

清热消肿类中成药不宜足量联用,以免重复用药。

例如:明目上清片——牛黄解毒片。

清热消肿类中成药不宜与温补散寒中成药联用,以免寒热冲突。

例如:黄连羊肝丸——桂附地黄丸。

事项

  1. 局部应用的抗菌药物应能够覆盖金黄色葡萄球菌。
  2. 注意眼睑局部卫生,不用脏手货不洁手帕揉眼。
  3. 不要偏嗜辛辣、焦躁、肥甘之品,注意饮食调节。
  4. 切忌挤压排脓,否则可造成脓毒扩散,出现危重症。


图:网络

麦粒肿代表药品解析

红霉素眼膏

【规格及用量】

眼膏剂(0.5%),每支1g,含有5mg红霉素。涂于眼睑内,一日 2~3 次,最后一次宜在睡前使用。

【适应证】

用于沙眼、结膜炎、睑缘炎及眼外部感染。

【不适用人群】

①对本品过敏者禁用;②过敏体质者慎用。

【药师交代】

①用前应洗净双手,涂于眼睑内,避免接触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②白天使用影响视线,可以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滴眼液,睡前使用红霉素眼膏;
③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瘙痒、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④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妇女应权衡利弊后使用。

银翘解毒丸

【成分】

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叶、甘草。

【规格及用量】

丸剂(9g×10丸/盒),每盒可用3~5天;

【适应证】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撕,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不适用人群】

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药师交代】

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胸闷、心悸等时应去医院就诊。

牛黄解毒片(丸)

【成分】

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规格及用量】

片剂(0.27g×120丸/盒),每盒可用13~20天;

【适应证】

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不适用人群】

孕妇禁用。

【药师交代】

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服药后大便次数每日2到3次者,应减量;服药后大便次数每日2到3次者,应减量;不宜与强心苷类、生物碱类、抗生素类或异烟肼、维生素B1等药物合用。

*本文部分内容仅供药学相关专业人员参考阅读

更多病症&用药解析

可通过《社区药师案头手册》智能版查看~

本文编者信息

  • 本文内容节选自出版图书《社区药师案头手册》 “ 眼科疾病用药 ”章节
  • 本书由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组织编写
  • 本书主编:康震、刘治军、金锐
  • 章节参编:徐冰川、侯文婧、潘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