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听到音乐节拍就会忍不住跟着摇摆起来?
为什么听到音乐节拍就会忍不住跟着摇摆起来?
音乐的律动总能激发人们内心的共鸣,让人不自觉地随着旋律摇摆。科学家们对这种现象的探索从未停歇,而最新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研究表明,人们跟随节奏摆动的冲动,即所谓的"律动感知",与音乐中的切分音(syncopation)有着密切的联系。切分音的节奏变化,似乎在影响着我们对音乐节奏的预测。
法国蒙彼利埃大学的运动科学研究者伯努瓦·巴尔迪指出,当音乐中融入了适当的切分节奏时,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随着节奏舞动。他认为,这项研究极具创造性,为我们理解音乐与身体律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切分音是一种特殊的节奏模式,它与常规的节拍不同,重音并不总是落在强拍上,而是出现在不规则的位置。这种不规律性使得音乐的节奏变得更加难以预测,从而激发了人们跟随节奏舞动的欲望。
为了深入探究这一现象,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的认知神经学家本杰明·莫里隆及其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他们邀请了60余名被试,播放了12段不同的旋律,这些旋律的主节拍都是2赫兹,但每段旋律的节奏变化各不相同,包含了不同程度的切分节奏。被试需要评估自己在听音乐时想要舞动的程度。
研究结果表明,过多或过少的切分音都不能有效地激发人们随音乐摇摆的欲望。人们似乎更倾向于随着那些既不是完全可预测,也不是完全无法预测的节奏舞动。此外,律动感知似乎与音乐隐含的律动密切相关。当研究者要求被试通过敲打手指来表达自己的身体律动时,被试几乎全都遵循了2赫兹的基本节拍,而不是按照包含切分节奏的旋律节拍来敲打。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音乐如何激发大脑产生运动冲动,莫里隆和同事使用了脑磁图(MEG)技术,测量了29名被试听音乐时的大脑活动。分析结果表明,大脑听觉皮层主要对旋律的节奏产生反应,而脑的背侧听觉通路,即连接听觉皮层与运动区域的脑区,则更多地受到与基本节拍一致的节奏的影响。这表明,舞动身体的冲动很可能源于这一通路,并通过运动信号传递到运动区域。
研究人员还进行了数学建模,生成了一个"倒U型"曲线。曲线显示,当音乐中的切分节奏处于中等水平时,人们最想要随音乐摇摆。莫里隆解释说,这表明在中度切分节奏下,我们的大脑仍能从旋律中提取基本节拍,从而产生舞动的冲动。
这项研究填补了音乐与舞蹈研究之间的空白。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康斯坦丁娜·西奥法诺普洛指出,以往的研究往往只关注音乐中的听觉感知或舞蹈中的运动表现,而这项研究则将两者联系起来,为我们理解音乐如何影响我们的运动系统提供了新的视角。
莫里隆的研究动机之一是探索人们如何感知时间,以及运动系统如何帮助我们识别时间模式和预测未来事件。他指出,我们缺乏专门的时间感知系统,这使得时间感知显得尤为特殊。通过这项研究,我们或许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如何与我们的大脑和身体相互作用,激发我们随节奏舞动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