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民法院智慧庭审应用探析——以共道科技智慧庭审为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民法院智慧庭审应用探析——以共道科技智慧庭审为例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216253081778999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民法院的庭审模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的书记员庭审模式,到科技法庭阶段的初步信息化,再到互联网法庭阶段的远程庭审,最终发展到如今的智慧庭审阶段。本文以共道科技智慧庭审为例,详细介绍了智慧庭审模式的发展历程、具体应用和未来展望。

一、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信息化技术支撑司法工作体系。庭审在司法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司法程序的关键环节,确保了案件的公正审理和法律适用的透明度。在信息化浪潮和业务的双重驱动下,人民法院庭审的核心业务场所——“法庭”,也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法庭在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传统书记员法庭阶段,即书记员快速笔录保障庭审有序进行;二是科技法庭阶段,即以硬件模式的法庭改造为主,法庭实现初步信息化,支持语音识别、音视频录像等,以法庭辅助功能为主要需求进行建设;三是互联网法庭阶段,即支持法官、当事人等在远程互联网环境下进行庭审活动,主要发展于疫情时代,以“移动微法院”为代表;四是智慧庭审阶段,实现互联网与法院专网的融会贯通,可满足法官和当事人多种开庭需求,同时也可支撑法官在线阅卷、当事人线上签名等,此阶段以共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共道科技”)的智慧庭审系统为代表。

二、庭审模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一)传统庭审模式,保障司法秩序

书记员庭审模式是一个传统的工作方式,依赖于书记员对法庭过程的手动记录。书记员负责实时记录庭审中的所有活动,如证人陈述、律师争论和法官指示等。整个过程要求书记员具备极高的速记能力和对法律程序的深刻理解,对于维护法庭秩序、保证审判质量以及后续审理或上诉程序提供重要支撑。

(二)科技法庭庭审模式,提升审判效率

随着科技的发展,法庭配备了同步录音录像、语音识别、庭审直播等多项功能。庭审过程中多角度、全方位对庭审画面进行录像,发起庭审直播,全程实时录音,语音识别并录入文本,实现庭审活动全程留痕、公开透明,节省法官及当事人时间,保障程序规范完整,简化了庭审操作步骤,进一步加快庭审进程,减少了对人工记录的依赖。

(三)互联网庭审模式,提高庭审质量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证法院审执工作的正常运转,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法院将诉讼活动由“线下”转为“线上”,通过对多方当事人网络互连、实人认证、庭审音视频同步传输、庭审语音识别智能转换、提交电子证据举证质证、庭审笔录在线签字确认及AI虚拟背景等,真正实现让当事人“不跑腿、少聚集、防传染”,即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司法需求,也保障了在特殊时期下疫情防控的社会治理需要。以共道公司为例,据公开数据显示,疫情期间,该公司为全国超过800家法院提供了互联网庭审服务,服务场次超过100万次。

(四)智慧庭审模式,全方位智能服务

以共道科技为例,该公司始终坚持以服务法院“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为指引,推动法院智慧审判再升级。近年创新建设轻量、高效、融合、共享、节能的新一代智慧庭审模式。此模式包含专网桌面云庭审、互联网庭审、新一代超融合式庭审、无书记员庭审、异步审理、远程提讯、远程调解、远程谈话、共享法庭等多种形式的音视频互动场景。智慧庭审通过打通线上线下、法院专网和互联网,以及法院各平台之间的壁垒,助力法院实现跨地域、跨网络、跨时空,支持多种庭审模式,并为法官、书记员、当事人提供功能全面、画面稳定、交互实时、数据安全的新一代智慧庭审服务,有效缓解法官压力,减轻当事人的诉累。

三、智慧庭审的应用

(一)实现内外网线上线下融合,满足多模式开庭需求

新一代的智慧庭审通过在专网和互联网搭建音视频双中台,为专网和互联网的庭审客户端提供统一、标准、可靠的音视频基础服务能力和AI扩展能力,包含多方音视频交互、录音录像、语音转写、直播点播、稳定性控制音视频服务以及负载均衡、协议转换、编解码、信令交互等底层能力。

法官可以自由切换线上线下、庭内庭外,法官可以选择线上阅卷、自由排期、异步同步随时切换等;书记员可以开机实现系统和硬件一键自检、根据语音转写快速整理笔录等;当事人也可自由选择现场或远程参与庭审,智慧庭审目前可满足法院任何开庭场景,为法官、当事人提供智能、高效、便捷的庭审服务。

(二)庭审系统智能化升级,内外网庭审应用深度融合

智慧庭审在满足原科技法庭功能的同时,实现庭审应用深度融合,庭前实现上电自动开机、设备智能运维、互联网当事人人脸识别、跨网多方同步纪律播报;庭中实现跨网多方同屏、跨网多方语音识别、跨网多方电子质证、电子卷宗查阅、证人保护、跨网电子签名、庭审录像分段检测等;庭后实现远程一键关机、庭审数据统计等。

(三)跨网系无延迟庭审音视频交互

共道科技的新一代智慧庭审通过音视频内外网交换中心负责音视频的安全、无延迟交换,实现内外网音视频交互延时小于100ms,让法官和当事人无感知,体验到流畅、清晰、完整的开庭过程,该技术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音视频交换中心由两台单向音视频光闸和一套音视频代理系统组成,两台单向音视频光闸作为双单向链路,为音视频代理系统提供双单向视频通道。音视频代理系统分为内端和外端两部分,分别部署在法院专网和互联网环境中。单向音视频光闸通过内部协议封装,以信息摆渡的方式实现单向音视频数据无延迟传输。音视频代理系统实现与音视频双中台对接和设备认证、格式检查等安全功能,满足数据安全隔离交换相关要求。

四、智慧庭审的创新

(一)“集约化”资源利用,简化操作流程

新一代智慧庭审结合本地庭审系统和互联网庭审系统,构建能够适应各种庭审需求的多元化融合场景,支持传统的本地开庭、互联网庭审、本地+线上融合庭审等多种庭审模式。这种灵活的庭审模式不仅遵循了书记员的标准庭审操作习惯,有效降低法官和书记员的操作难度,同时,通过关键设备的高效复用,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建设,降低建设成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庭多用”,从而大幅提高了法院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稳定化”常态运行,保障庭审安全

新一代智慧庭审可在庭前自动对法庭内和远程当事人的庭审设备进行自动化智能检测。针对法庭内各个席位摄像机、麦克风开关状态进行检测,并配合远程当事人,对其所使用的设备摄像头、麦克风、扬声器状况进行检验。若检验故障,系统自动给出修复建议,保障庭审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三)“智能化”全面服务,缓解人案矛盾

新一代智慧庭审打造全流程人工智能伴随式、静默式辅助,智能分析案件卷宗材料、庭审速记、争议焦点自动归纳、案件要素提取、同步制作裁判文书等智能化服务。同时提供多案联审、非同步审理、要素式答辩和质证功能,有效简化庭审流程,大幅减少案件审理过程中的人工处理工作,为进一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缓解人案矛盾、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奠定了基础。

(四)“无纸化”智能审判,全流程留痕

智慧庭审通过在线证据展示、同步录音录像、智能语音转写、电子签名等功能的智能应用和有序切换,实现开庭不带卷、记录不带人、签名不带笔的“无纸化”模式,有效缩短庭审时长,大大提升庭审效率。同时,基于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及可溯源的特点,在庭审过程中签订的文书、上传或生成的文件以及重要操作日志,接入人民法院司法区块链进行存证,全流程留痕、可追溯,提高人民群众认同感、提升法院司法公信力。

五、结语:智慧庭审建设的未来与展望

随着“能动司法”的理念引领,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信息化与法院的深度融合,人民法院的庭审模式也将继续实现变革:如将大模型、NLP与庭审深入结合,将庭审过程语音自动识别,识别后的庭审笔录自动归纳总结,让书记员从事务性的笔录记录中解放出来,释放精力投入到更多裁判辅助工作中,实现“无书记员”庭审;将云化与庭审结合,在保证完整开庭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减少法庭设备,庭审现场仅用一根线连接,就可以网络化控制,实现“云庭审”;将非同步审理与同步庭审深入融合,法官和当事人随时自由选择参与模式,证据材料和案件信息可以融会贯通,最大限度的满足当事人的庭审需求等。

未来,丰富的“互联网+”模式下的新经验,将不断地助推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推动司法工作技术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创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